第一節水中生活的動物教案
【教法設計】
多媒體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演示法。
【教學準備】
1.教師活動
(1)實驗材料:魚缸、鯽魚、氣球、吸管、塑料板、剪刀、橡皮筋、線、透明膠、鋼尺、天平、墨水、涵管等。
(2)制作cai課件。
2.學生活動
搜集有關水生動物的生活資料;預習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模擬實驗。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第一課時
講述生物圈ⅱ號實驗,分析失敗原因,引入本章內容:各種環境中的動物
已知動物有150多萬種。按照有無脊椎分成兩大類: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動物生活的環境和運動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在陸地活動的,有在水中游泳的,還有在空中飛行的,讓學生填教材中第2頁表格:介紹水中生活的動物。
想一想:我們人類為什么不能像魚那樣自由自在地生活水中呢?
像魚類等水生動物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
認識鯽魚外形,播放魚游泳的錄像后提問:
問題1:魚的外形有什么特點?是否利于克服水中運動的阻力?
問題2:魚運動的動力是什么?魚在游泳時,靠什么那位產生前進的動力?靠哪種鰭來保持平衡?靠哪種鰭來保持方向?各種鰭的作用能僅靠觀察得出結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