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水中生活的動物教案
探究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
按教材提供的方案引導學生開展討論。
1.活體整體觀察,作出假設。
2. 剪掉魚鰭的活體單因素觀察。因為要保護動物,剪掉魚鰭太殘忍,不提倡用此法。
3.不剪掉魚鰭的活體單因素觀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定具體的探究計劃。
4.
模擬實驗觀察:在難以直接拿研究對象做實驗時,有時用模型來做實驗,即模仿實驗對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實驗。
讓學生實施計劃,巡視指導學生進行實驗。
讓學生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讓我們先看一看魚的呼吸器官──鰓的結構。播放魚呼吸的錄像,讓學生注意觀察魚缸里魚的口和鰓蓋后緣交替張合的動作。
質疑:口和鰓蓋后緣為什么不是同時張或合的呢?
演示實驗:用吸管把墨汁慢慢滴在魚口的前方,指導學生觀察墨汁流動的情況、這說明什么?
圖示魚鰓的結構放大圖,讓學生看一看鰓的形態和顏色。質疑:鰓為什么是鮮紅色?鰓絲為什么既多又細?
正因為鰓具有這樣的結構,它才能在水中完成氣體交換。所以,鰓是魚類的呼吸器官。
質疑: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第二課時
組織學生看圖,認識教材中其他水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