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4)在膠塞下面的鐵絲上纏繞一小塊脫脂棉,并蘸取無水酒精。
5)點燃酒精棉球后迅速將該膠塞塞在盛有熱水的塑料瓶口。
6)待棉團停止燃燒后,打開彈簧夾a、c e將混合氣體充入塑料瓶(反應器)內。
7)打開高壓感應圈電源開關,使塑料瓶內兩放電針開始放電。
8)放電l-2min,打開取樣閥門,取少量瓶內水溶液于試管中,滴加2-3滴茚三酮酒精溶液,然后加熱,結果溶液不變色,說明放電時間較短,還沒有有機小分子──氨基酸生成。
9)放電5-6min,重新取樣試驗,則可發現滴有茚三酮溶液的水溶液加熱片刻后變為紫色,顯色反應非常明顯,說明此時已經產生了有機小分子──氨基酸。
在等待試驗結果時向學生介紹了關于生命起源的天外胚種學說、自然發生學說的荒謬。并結合前面所學知識向學生提問:為什么反應器上套濕潤的紗套?為什么要把實驗用具放在滅菌箱中滅菌?為什么步驟4蘸取無水酒精?步驟8安排的目的是什么?通過此實驗的觀察學生自己總結出:由無機小分子形成有機小分子的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的第1個階段。這一階段首先由美國學者彌勒等人驗證的,書上的實驗,即是米勒等人的實驗裝置,米勒實驗用電火花連續放電8天8夜。其實驗結果是使實驗儀器內的沸水變成紅色,說明有大量各種有機物質生成。我們經過實驗發現只需放電5min以上,便有氨基酸生成,可使茚三酮發生明顯的顯色反應,這是由于利用茚三酮可以定性或定量測定各種氨基酸,此反應非常靈敏。
對原始大氣的記憶點明用比較的方法。對化學進化4個階段的學習采取簡單的記憶方法:即從無→有、小→大、分子→體系、體系→生命,強調4個階段中最復雜最有意義的是第4個階段,它直接涉及到原始生命的誕生。并提問:現在地球上會不會再有新的原始生命的誕生?研究生命起源的意義是什么?學生通過討論自然可以得出:當代地球條件下,不具備原始地球的條件,不會有新的原始生命的誕生。正因為地球不會有新的生命的誕生,現在地球上生物若一旦滅絕,就永遠的消失,一去不復返。那我們應怎樣對待野生動植物資源?從而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3 補充說明
l)氣體的來源:
ch3coona+naoh ch4↑+na2co3
zn+h2so4(稀)=znso4+h2↑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co2通過酒精棉球的燃燒獲得;水蒸氣通過熱水蒸發獲得;各種氣體的量隨意。另外,制取氫氣時為防止氣球變。ò睔馊苡谒┛梢詫怏w通過濃硫酸干燥后再制取。各種氣體都是實驗室方法制得。
2)由于本實驗用的是塑料瓶,制取氣體時也用抽氣法排出空氣,所以事先制備儲存的氣體中沒有氧氣,可防止氫氣、甲烷等的爆炸。課上用到的電源,即感應圈,使用時只要不用手去摸放電針就沒有觸電危險。所以本實驗很安全。
3)本實驗重復率很好,每次做都很成功,效果明顯,本教具 xx年12月在河北省教具評展中演示成功,為此榮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