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的變化
初二物理公開課教案
時 間:、9、29。 課 時: 1課時
地 點:物理多媒體實驗室。 授課人聊天。
課 題:§2-4 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
教學目標:
1、采用將物體運動所經歷時間或路程分解為若干段的方法測量不同階段物體的運動速度。
2、能通過實驗測量數據,并正確記錄數據。
3、懂得個人觀點、見解的正確與否必須通過實驗(實踐)來證明,通過實驗養成認真細致的行為習慣和實事求是的精神、養成和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初步認識科學探究方法。
重點難點:
重 點:科學探究的過程。
教 具:停表、米尺、斜面、小球、擋板等。
教 法:講解、討論、實驗、交流
課 型:科學探究課
釋疑知識點:
科學探究活動與實驗是有區別的。不能將科學探究簡化為實驗,實驗過程是探究活動的組成部分,因此,探究活動的計劃,評估和交流顯得更為重要。
一、科學探究過程:(學生討論、交流、實驗,教師引導)
例題:
如圖,探究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是否變化?如何變化?
⑴提出問題:小球沿斜坡下滑時,做的是變速直線運動嗎?
你提出的問題是:
⑵猜想與假設:小球在斜坡下滑時的速度可能越來越大。
你的猜想是:
⑶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要想搞清楚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究竟怎樣變化,可以將斜面分成兩段,分別利用測量的方法測出小球在上半段和下半段的速度加以比較。
①由速度公式 可知,只要我們能夠測出小球通過每一段的 及所用的 ,利用公式就可以算出對應的速度。
②需要的器材有: 。
思考:小球通過下半段的時間怎樣測量呢?把小球放在b處開始下滑測時間,這樣做對嗎?
你的觀點是: 。
③設計實驗紀錄表格,為收集數據,分析實驗結果提供依據。
⑷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實驗中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考慮:如何測小球下滑的路程?正確記錄數據。如果發現不合理的數據可以更改嗎?該怎樣處理?
⑸分析與論證:下面是一個小組測量的記錄數據,請你幫他完成表格。
路程
運動時間
平均速度
全程 s1=100m
t1=10s
v1=
上半段 s2=50m
t2=6s
v2=
下半段 s3=
t3=
v3=
結論:
(6)評估、交流與合作:
二、課堂練習:
課后作業1、2、3
三、小結(略)
四、布置作業:
1.寫出探究報告,并分析得出結果。
板書設計:
§2-4 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
反 思:
答案:⑴小球沿斜坡下滑時速度越來越快嗎?(或越來越慢嗎?)
⑵同上。
⑶ ①v=s/t ,路程,時間
②刻度尺、秒表(停表、手表)、擋板、斜面
觀點:不對。此實驗是要測小球在一個運動過程中,各段的速度如何變化。
③如題⑸所示
⑷不可以更改,需重新測量數據
⑸s3=50cm; t3=4s; v1=10cm/s; v2=8.3cm/s; v3=13.3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