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路程、時間與速度》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本內容是四年級(上)冊第61頁~第63頁。一、教材分析教學主要內容:理解并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的數量關系,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材編寫特點:本節課被安排在第五單元《除法》的第二小節,是在學習了除法的相關知識并已經接觸過和路程、時間與速度有關的問題的基礎上來學習的。學習本部分內容學生可以理解常見的數量關系,同時學生也可以進一步了解除法與乘法的關系。本部分內容教材要求學生知道什么樣的數量可以稱之為速度,而不需要學生知道速度的定義,知道速度在現實生活的意義和價值。所以教材首先安排了比較哪個物體運動的快的問題情境,通過比較,學生知道要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和路程、時間都有關系,從而引出路程、時間與速度。同時在比較的過程中也注意了算法的多樣化。教材內容的數學核心思想:理解路程、時間與速度的現實意義及算法的多樣化。 二、學生分析主要包括: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含知識技能,過程方法),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學生學習該內容可能的困難,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方式和學法分析。 說明:學生分析應該通過學生調研,以作為科學依據,不能僅憑經驗判斷。學生分析是個性化的工作,不能由他人的結果簡單代替對自己的學生分析。已有知識基礎的調研可以通過設計幾個指向明確的小問題實現,對這方面的數據統計及分析是更為重要的,這種分析是教師設計和修正“學習目標”的重要依據。學生經驗、學生學習困難、學生學習興趣等的調研可以通過訪談實現,可以是抽樣,也可以是有針對性的選擇訪談對象,如對于學困生做特別的訪談。調研中可以將學生測驗、訪談、小組觀察等結合起來。 三、學習目標(以學生為主語)1.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情景,理解并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理解各數量的現實意義。2、在研究三者關系的過程忠,學生能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3、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和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重點:理解并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難點:理解各數量的現實意義。教具準備:幻燈片演示課件 四、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理解關系,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1、徒步大會。大連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你知道嗎,大連還是一座國際徒步城市呢。上個周六周日就是大連市第五屆國際徒步大會。淘氣和笑笑也參加了這次徒步大會,我們看看他們在說些什么呢。出示圖片: 問:淘氣和笑笑誰走得快些?1) 先估算一下誰走得快一些。2) 師: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很準確地知道誰走的快一些?把你的想法寫在本上,看誰的方法好還多。3) 教師巡視指導,估計會出現的正確情況如下。a、看一看誰的速度快。140÷2=70(米/分),300÷5=60(米/分),因為70>60,所以淘氣走得快一些。b、看看在同樣的時間內誰走的路程長。140÷2=70(米/分),70×5=350(米),因為350>300,所以淘氣走得快一些。300÷5=60(米/分),60×2=120(米),因為120<150,所以淘氣走得快一些。c、看看誰在同樣的時間內走的路程長(都走10分)。140×5=700(米),300×2=600(米),因為700>600,所以淘氣走得快一些。4) 小組內交流(說說自己的思路,要說清是通過什么來比較的,還要注意傾聽別人的想法和意見)5) 大組交流匯報。弄清名稱,如140米、300米叫什么?2、5叫什么?(板書:路程 時間) 問:140÷2求的是什么? [介紹速度及單位:因為路程單位是米,時間單位是分,所以這個速度單位就是米/分]怎么求速度?求速度必須要知道什么條件?(板書公式) 3、問:看看這兩個數量關系式,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那你能根據這種聯系說說如何求時間嗎?(板書公式)4、小結:剛才我們研究了路程時間和速度的知識(板書課題),知道了三者之間的關系,下面我們就根據這些關系來解決幾個實際的問題。5、練習:[學生的回答要說清楚解題的依據]1)大連市第五屆國際徒步大會,最長線路大約有30千米,僅用5時,首批人就行完全程,他們行走的速度大約是多少? 2)誰先到達少年宮?(求時間)淘氣和笑笑同時從各自的家中出發去少年宮,誰會先到達少年宮?笑笑家720米少年宮淘氣家600米淘氣行走的速度是60米/分 笑笑行走的速度是50米/分 3)從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觀察70×4=280表示什么?280÷4求的是什么?等于多少?280÷70求的是什么?等于多少?練習:根據第一個算式,直接寫出下面兩個算式的得數。50×4=200 30×70=2100200÷4= 2100÷30=200÷5= 2100÷70=看到因數與積的關系,你認為在路程時間與速度的三個關系式中,其實我們只要記住哪個數量關系式就可以了?(“速度乘時間等于路程”)三、了解速度的實際意義。1、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速度是一個很好的數據,那在生活中你都了解了哪些和速度有關的知識?(生舉例)2、出示下面兩幅圖片。問:我們知道打雷和閃電是同時發生的,看了這兩組數據之后,你能說說為什么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然后才會聽到打雷嗎? [看來數學還能幫我們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呢] 3、出示下面三幅圖片 飛機起飛的速度大約是( )千米/時。 一輛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最高速度 不可以超過( )千米/時。 4、高速公路上的違章。1)師:2007年5月25日老師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篇報道。[出示新聞報道題目]寶馬變“瘋馬”速度賽飛機2)你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嗎?[出示新聞報道]“前兩天《東方早報》報道了這樣一個事件:湖州高速交警三大隊的一輛流動電子測速車在申蘇浙皖高速抓拍到1輛 “寶馬”超速車,時速顯示為186千米/時。不過交警認為在長興縣泗安至南潯相距84千米的路段,這輛寶馬轎車的時速遠不止是電子測速所顯示的186千米/時。”根據圖上所給的數據,請你計算一下這輛轎車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時?引導讀圖:從圖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數學信息?(說到時間時問:根據這兩個時間紀錄你能知道什么。)學生嘗試計算速度。 交流計算過程。同學們,你知道嗎,2006年因超速引發交通事故而發生的死亡人數達到了20000余人,多么觸目驚心的數據呀,只有遵紀守法才能生活的更美好!不過,有個物體它的速度快得不得了,交警就管不了。神州五號飛船的運行速度就達到了8千米/秒,也就是(28800)千米/時。四、解決實際問題。到沈陽出差。小敏的爸爸要開車從大連到沈陽。下面是小敏搜集到她爸爸本次出行的一些數據和圖片,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1、從小敏家到高速公路入口車速為800米/分。2、在高速公路上的車速大約為110千米/時。3、從小敏家到高速公路入口開車需要10分。4、沈大高速公路全長大約有330千米。5、在老虎屯收費站小敏的爸爸看到了下面的標志牌。 2、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有選擇出示。1)小敏家到高速公路口有多遠?2)小敏爸爸從大連到沈陽大約需要多少時間?3)小敏的爸爸看到這個標志牌后,他能在2小時內到達燈塔嗎? 4)小敏的爸爸看到這個標志牌后,他只需要在3小時內達到沈陽即可,他的車速至少是多少千米/時?四、本節課你都有哪些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