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目標八年級上Unit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說課教案
2、評價內容:a.基礎知識方面的評價:教學前原有認知結構(交通詞匯)、目標達成度(距離、時速、花費時間的表達法)、每節(jié)課及本單元目標知識點的達成度;b.綜合素質發(fā)展的評價:包括知識以外的學生學習情感與態(tài)度、學習方法、實現(xiàn)目標程度以及學習進步程度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新(設計未來交通工具)、探究、合作、實踐等方面的評價。3、評價工具:本著科學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原則,采用激勵性口頭評語,及小禮物:交通工具模型貼畫、口語進步獎章(教師自制)、小貼花;書面的及時檢測評價如:聽寫的紙條、調查表、同伴任務活動評價表、小組積分、成長檔案袋、課外閱讀自我評價表。制作方法:學生的自備紙條;教師課前復印繪制的調查表、課外閱讀自我評價表;學生自行設計成長檔案袋使用方法:①、課前的聽寫并互評后各學習小組組長收齊交給教師,教師考查基礎知識掌握情況。②、學生按要求填寫各類調查表(課堂調查報告、作文賞析)、同伴任務活動評價表;活動結束后用2-3分鐘時間,各組按評價標準的得分匯報,選出優(yōu)勝組,課下組長收齊并整理加入成長檔案袋;③、每節(jié)課設立小組積分,及時公布到班級的小組量化評價表上。積累一周后選出優(yōu)勝組。④、成長檔案袋:收集和分析能反映學生發(fā)展過程和結果的有關資料、信息,即全面融合學生最得意的平時作業(yè)、作文作品、口語進步獎章、貼花等。⑤、課外閱讀后填寫自我評價表,每周五下午匯報會上的通過口頭復述大意分別評出‘優(yōu)秀讀書者’、‘最佳小讀者’、‘讀書博士’。注意事項:1、評價要落到實處,有針對性;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獨特感覺。2、要自始至終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均等展示才藝的機會。3、注重評價過程中的反思與交流,了解個人發(fā)展需求。4、課外閱讀的真實度可通過每周定期的匯報會上的口頭復述大意來檢測。4、評價方法:本單元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主要注重以下幾方面:1、學生的課堂回答情況;2、操練能力、情感態(tài)度、學習積極性等方面的多元化評價;3、隨堂檢測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4、口頭激勵評價貫穿課堂始終,適時進行筆頭測試。課上讓學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滿足,這也是激勵學生積極投身英語學習的一個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口頭評價此處不一一羅列,下面著重談一下每一課時中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書面評價的具體運用。(書面落實情況)第一課時:section a (1a, 1b, 1c)本課知識點為:對不同類型交通工具的認識及表達(單詞、句型的學習)設計任務活動如下流程圖:transportation 知識支撐 ↙ ↘任務設計 導入任務 課前調查交通方式的發(fā)展↓ ↓介紹有關交通的詞語 用how詢問交通方式 ↓ ↓聽錄音、訓練 談論如何到達某地↓ ↓綜合運用、提高 采訪:同學上學的交通方式↓ ↓鞏固考查 隨堂小測驗 首先,通過學生對所搜集的交通工具的認識檢驗基礎知識的預習;在接下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猜謎活動中:讓學生看課件中的圖畫及解釋,其他同學猜測所描述的是哪種交通工具, guessing game對學生來說容易接受,使大部分孩子有體驗成功的機會。對于優(yōu)勝者給予交通工具模型貼畫的獎勵方式;此項活動簡單易操作,即使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也有能力來參加,課堂伊始先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為下面的學習活動注入動力。隨后在小組活動中,interview采訪“他是怎樣到校的?”我設計不同的四個任務角色,每個任務角色都存在著一定的“信息差”, 他們分別側重訓練學生的聽、說、寫的能力。通過不同角色選擇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任務活動,使得每個人都獲得成就感,通過對話展示、同伴互評,引入競爭機制,促進學習。教師此時可以利用“小組互評機制”來讓其他學生仔細傾聽、認真記錄及評價。最后在隨堂檢測中,通過反饋卡,及時考查、鞏固目標詞匯(交通工具)、句型的達成度;課后學生將收集的資料匯總,以學生檔案的形式展出在班級宣傳欄內。第二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