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與學問》《一個少年的筆記》教案及練習
[考點指津]
例:作者所說的“詩的材料”指什么?在古詩詞中我們常常把它稱為什么?
考點說明:此題意在考查對作者描繪的美景的理解,同學們應該仔細體會作者描繪的景色。
名師點撥:在閱讀課文的同時,展開想象仔細體會作者描繪的情景。
參考答案:看到的美景和陶醉的神情,意境。
[課后習題講解]
第一題:作者站在公園的荷花池邊,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聯想到以前也有過覺得自己仿佛是一朵牽牛花,覺得自己仿佛是一條金魚的情形。
第二題:美麗的大自然以及觀察美好的景物時產生的聯想和想象。這種情景交融的情形就是寫詩的材料。
第三題:略。
第四題: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兒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剛長出來時是嫩紅色,不幾天就變成嫩綠色,長大了就綠得更新鮮了。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60分鐘)
第17課 《懷疑與學問》
[識記與積累]
1. 選出字形有誤的一項( )
a. 腐草為瑩 虛妄 啟迪
b. 不攻自破 墨守 大儒
c. 古往今來 停滯 評判
d. 辨別是非 流俗 塾師
2. 選出不是中心論點的一項( )
a. 學者先要會疑
b. 學則須疑
c. 學問的基礎是事實和根據
d. 做學問時,我們應有懷疑精神
3. 作者認為,什么是懷疑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懷疑精神包括哪三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懷疑與學問有著怎樣的關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文解讀·感悟探究]
閱讀下面的語段,回答6—8題。
學問的基礎是事實和根據。事實和根據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親眼看見的,一種是聽別人傳說的。譬如在國難危急的時候,各地一定有許多口頭的消息,說得如何兇險,那便是別人的傳說,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實際的情形,只有靠自己親自去觀察。做學問也就是一樣,最要緊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親見的事實根據;但這種證據有時候不能親自看到,便只能靠別人的傳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