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上語文第六單元教學設計
一年中絕大多數人沒去過科技館“什么時候能讓公眾像迷足球和流行歌曲一樣迷科學就好了。”著名物理學家趙忠賢院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從我們的現狀看,要把科學變成像足球和流行歌曲一樣通俗的東西,科普工作者還真得多費點腦筋。因為,這次調查顯示,在過去的一年,有92.3%的公眾沒有參觀過科技館,參觀過一、二次科技館的比例僅為7.2%;而公眾參與科技周的人數僅為11.1%。令人關注的是,根據調查統計,在各種沒去科技館參觀的原因中,門票價格并不像通常我們認為的是影響公眾參觀的主要原因(比例只有1.8%);而“本地沒有”卻占第一位,比例為57.7%;“沒有時間”和“不感興趣”占第二位和第三位,比例分別為17.8%和8.9%。看來,政府應盡快加大科普設施投入的力度;同時,利用現有條件因地制宜地進行科普教育,也不失為一種選擇。例如美國的黃石公園,在進門的時候首先對參觀者進行地貌、地況及其成因的介紹,這就是一種科普。可是在中國的景點,聽到更多的是仙女、天師的傳說,甚至在向導游詢問有關地理知識時也只能聽到一聲“抱歉,我不知道”。專家介紹,公眾科學素養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對科學知識的基本了解程度,對科學方法的基本了解程度,對于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影響的基本了解程度。“公眾科學素養的調查,將為有關部門制定科技、教育、科普等方面的政策提供可*的信息支持,也為國家制定發展規劃和宏觀經濟政策提供了科學依據。”中國科普研究所負責人表示,現在世界各國都把促進公眾理解科學作為國家科技戰略之一。我們不僅要通過調查了解我國公眾科學素養的狀況,也要努力找到如何提高國民科學素養的途徑。美國、日本、加拿大、原歐共體成員國等發達國家對公眾科學素養的調查工作十分重視,經常和定期地對本國公眾科學素養狀況進行調查、分析和評估,并積累了大量的連續數據。美國的研究從1972年開始,每兩年進行一次,從來沒有間斷過。英國科學和工業館中積累了長達170年的相關資料。學者可以從這些數據中分析英國科技傳播和經濟、科技發明之間的相互關系。為了更有效地提高我國公眾的科學素質,中國科協聯合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正在抓緊制定“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實施綱要”和“公民科學素質標準”(2049計劃),使我國公眾科學素質按照分階段的不同標準逐步達到較高的水平。 ——信息源:《中國公眾科技網》 3、請同學談談感想。4、教師小結:科教興國,匹夫有責。二、整體感知單元內容1、過渡語:心動不如行動,愛科學、學科學,渠道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閱讀。我們的同學中,有許多人喜歡閱讀科普作品,尤其癡迷科幻作品。這里,我們奉上幾篇反映“高新科技”的文章,那么,一起來吧!2、學生瀏覽目錄、課文3、組織交流:在本單元的課文中你最喜歡哪幾篇課文,為什么?在本單元中你認為應當掌握哪些知識,在哪些方面得到發展,又希望老師提供哪些方面的幫助呢?4、教師小結,介紹下階段的教學安排,征求學生意見。 三、布置作業:搜集關于幾則“讀書”的格言警句第2課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學重點:1、閱讀的一般方法 2、《從小就要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