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上語文第六單元教學設計
一、導入:1、提問:有句話叫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說明了什么?2、組織交流,引導認識方法的重要性,學習中也同樣如此。3、提問: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有很多,你能講出幾句嗎?4、組織交流二、組織學生學習閱讀方法1、組織學生閱讀p216的《閱讀方法介紹》,要求:用勾畫圈點法將要點劃下,準備與大家交流。2、組織交流、評價3、引導:除了書上所介紹的方法,也許你還有自己的獨門絕技,可否拿出來與大家共享?4、小結:“方法”并不深奧,人人都能掌握;“方法”要學以致用,下面我們小試牛刀,用這兩種方法閱讀《從小就要愛科學》。三、組織學生閱讀《從小就要愛科學》1、引導:雖然掌握了閱讀方法,但獨立面對一篇課文,我們是否仍覺得無從下手?那么,閱讀一篇文章,一般從哪幾方面入手呢?(引起注意思考即可,不要求學生給出嚴密的答案)2、教師明確:一篇文章,無非“文”(語言)和“質”(內容)兩方面,我們既要讀懂文章的內容和主要意思,也要學習文章的語言、布局等方面的優(yōu)點,也就是我們既要弄清文章寫的“是什么”,也要弄清文章是“怎么樣”寫的。后者往往被我們忽視,所以提醒大家注意。2、學生閱讀課文2遍:第1遍,勾畫圈點:生字詞、詞匯;關鍵句;佳句;段序;生疑處……(不必面面俱到,看有沒有必要;不必到處勾畫圈點,要精要、有價值。)第2遍,生疑發(fā)問:每人提2~3個問題(提問一要有價值,二要“小、新、奇、特”。)3、巡視、點撥4、組織交流(說明:教師要作兩手準備,以防學生做得不在點子上。如果學生提問沒有價值,教師可將預先準備的問題混在學生的問題中,讓大家一起討論哪些問題提得好,然后再一起解決問題)附:本文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①蘇步青教授為什么說“從小就要愛科學”?②本文屬于什么文體?這種文體一般應該怎么寫?③“電腦與外語是進入21世紀的通行證。從一定角度上看,這句話確實沒錯……”,這句話說得好不好,為什么?(一是比喻精妙,二是用語嚴密。)④“文盲”與“科盲”有什么區(qū)別?掃除“科盲”,從我做起,那么你覺得應該怎樣避免自己淪為“科盲”?三、布置作業(yè)1、將課堂上所提問題整理在文后,自問自答。2、為自己和同學的練筆集寫一篇序言。 第3、4課時 自由閱讀和薦讀教學重點:1、自由閱讀一篇或多篇課文2、推薦一篇關于“納米技術”的文章 一、教師搭臺,做好幾個工作:1、明確這2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和展示形式:①在后面三篇課文中自由閱讀一篇或多篇課文,學習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主講,準備上臺講課。②推薦一篇關于“納米技術”的文章,寫好推薦理由,參加評比。2、分組,以便開展合作。(說明:可以自由組合;人數4人左右,過少合作不起來,過多會人浮于事。) 二、學生自由閱讀和薦讀,教師巡視、指導、督促。(說明:教師的巡視、指導、督促切不要走馬觀花,要真正“深入群眾”;事先要充分鉆研教材,對于課文的重點、難點應該了然于心,在巡視的時候盡可能幫助同學準確把握文章的重點、難點;指導要掌握好分寸,既不要蜻蜓點水,也不要橫加干涉。) 三、確定主講人選;上交薦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