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自傳》教案3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目標:
了解魯迅先生生平事跡,感受、解讀魯迅精神。
知識能力目標:
1、了解小傳特點,理清順序。
2、品味儉省、平實的語言。
3、培養(yǎng)、提高學生網絡環(huán)境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魯迅先生的主要經歷,解讀魯迅精神。
2.品味儉省的語言,感受含蓄情感。
教法學法:
網絡環(huán)境下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步驟:
一、 導入新課
有這樣一位父親,他窮盡一生之力呵護著“十世單傳的嬰兒”,教給他在風沙撲面的世界上作為人的生存本領;有這樣一位戰(zhàn)士在他短暫的55年人生歷程中“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有這樣一位良師益友,他的愛縱貫了長幼,跨越了尊卑……….他是偉人,也是凡人。
同學們知道他是誰嗎?(請在桌面上打開課件“魯迅自傳”)在你的心目中先生是個怎樣的人?(請在空格中打上“你眼中的魯迅”。)
哪位同學想把你的評價展示給大家?
(“轉播”學生評價,演示給大家,并作簡要評價)還有不同評價嗎?(再“轉播”,再簡評)下面請大家閱讀上“名人眼中的魯迅”。
“魯迅眼中的魯迅”怎樣,請讓我們一起走近魯迅,去追尋他閃光的人生足跡。
二、 明確學習重點、難點:
課前,大家已作了預習,你認為應確定怎樣的學習重點、難點?
我結合課文確定了這樣兩個重點,請齊讀。如果你還有補充請?zhí)硌a在下面“空格”內。
三、自主、合作、探究
下面請讓我們一起運用網絡資源來研讀魯迅。
(一) 整體感知課文。點擊“自主、合作、探究”。
首先請自主朗讀課文,并思考:
1、本文以 為順序,以 為線索。
2、概括各段大意。
小結:1、本文以時間為順序,以思想轉折為線索。
2、少年變故、青年求學、回國工作、著述情況。
(二) 重點、難點突破
我們已粗略了解了魯迅的主要經歷,請同學們按“shift鍵”進入“合作探究”,依據問題,再讀課文,歸納梳理先生的人生足跡,窺探、感受先生的精神世界。
網頁上幻燈片(2)內容顯示:了解自傳特點,追尋偉人足跡
閱讀課文,兩人合作完成下面的任務:
梳理魯迅在1881年到1930年 的主要活動,并在文中劃出 有關時間和事件的關鍵詞句。
網頁上幻燈片(9)內容顯示:品味含蓄語言,觸摸偉人心靈
1.聯(lián)系你學過的課文,你能為魯迅的童年補上“空白”?揣摩詞語和標點,體會先生的感情,補上語言背后的“空白”。
2.魯迅為什么不走鄉(xiāng)間子弟的老路?
3.魯迅為什么要選擇學醫(yī)?又是出于什么考慮決定棄醫(yī)從文的?
4.魯迅回國后,為什么屢屢從這個學校輾轉到另一個學校?
5.傳記是以寫生平事跡為主的,而文章的最后一節(jié)寫的是作者的著述情況,是否可以刪除?(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下面我們來共同關注大家“合作研究”的成果。
1、 在“表格”內“單擊”出現先生主要經歷,請對照。(有無疑問?隨機點撥)
2、 誰來讀讀第一段?你是怎樣完成前2個問題的?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