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全冊第五單元教案
七、作業布置。
1、背誦課文,準備默寫
2、參考課文從“水”“山”對富春山水的描寫,仿寫西湖的“雨”或“霧”。
板書設計:
21 與朱元思書
一段:總說---富春江奇特秀麗的景色
二段:分說---寫水之異
三段:分說---寫山之奇
第22課 《五柳先生傳》(陶淵明)
一、授課學時:2課時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
(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風貌。
(3)、熟讀、背誦全文。
2、能力目標
(1)、指導學生重視誦讀,培養對文言文的語感。提高朗讀背誦能力,力求讀得好,誦得快。xk b1 .com新 課 標第 一網
(2)、指導學生課外收集陶淵明的有關資料,學生自主分析資料,主動探究,養成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3)、體會文章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把握簡約凝練,多用否定句的語言特點。
3、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學習作者守志安貧、淡泊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
4、教學重點 (1)、理清行文思路,背誦課文。
(2)、把握五柳先生的高風亮節、精神實質。
(3)、體會個性鮮明的寫人方法,鑒賞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理解關鍵語句的含意。
三、教學手段與方法:朗讀法 討論點撥法
四、教學準備:錄音帶、錄音機、小黑板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1、教師出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意畫面,并提問:菊花高潔,南山幽靜,徜徉在這山水景物之間的詩人是誰?
2、你知道多少關于陶淵明的知識,請你給同學們說一說
3、學生舉手介紹陶淵明的文學常識,教師點撥補充,座位上的同學筆記。
4、導入《五柳先生傳》
明確:1、陶淵明《飲酒》詩第五首中的名句。
2、陶淵明(365~427),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時受家庭和儒經影響,有“大濟蒼生”的壯志。但當時政治黑暗,社會動蕩,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歲才出仕,但也不過幾任小官。由于他厭惡官場的污濁,不愿“為五斗米折腰”,41歲時決然從彭澤令任上退隱,歸田躬耕。歸田后的陶淵明寫下了100多首反映勞動生活的詩歌和多篇辭賦散文。《五柳先生傳》就是詩人自撰的小傳,全篇不足200字,卻以精粹筆墨形象勾畫了詩人的性格、生活、志趣。
自傳,傳記文的一種,是敘述作者自己生平經歷的文章。一般來說,自傳要介紹自己的姓名、籍貫、年齡、性格愛好及思想發展等等。
二、播放課文錄音
1、聽讀課文
要求:1)認準字音。
2)并在課本上注下這些生字。
明確:1)生字:嗜(shì) 輒(zhé) 吝(lìn) 褐(hè) 簞(dān) 汲(jí) 儔(chóu) 黔(qián) 觴(shāng) 歟(yú)
2)多音字:傳(zhuàn) 好(hào)
2、合讀課文
要求:1)讀出節奏。
2)邊讀邊在課文上標劃節奏。
明確:1)三字短句:如好\讀書晏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