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教案
(設疑:三次對話語氣一樣嗎?解疑:權蒙對話孫權是王,對蒙的勸說態度懇切,蒙肅同為將士,對其變化之大顯示出驚異、贊嘆。)
3、下面我們請同學挑人物讀,大家注意聽,看他讀的好不好?哪句話讀的最好?好在什么地方?(學生評價,教師引導明確)
4、呂蒙在孫權的再三勸說下,開始讀書學習,并取得良好的讀書效果。文中有兩個成語突出表現了呂蒙進步之大,請大家找出。(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六、體驗反思:
昔日吳下阿蒙,經過發奮努力,讓同僚刮目相待,說到這我們不禁想到前幾天學的一篇文章《傷仲永》,讀完這兩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聯系你的生活體驗談談你的看法。
七、拓展延伸
1、古今中外,許多仁人志士都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誰能說一些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書到用時方恨少。)
2、最后送大家一句話,我們師生共勉“窮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
作業:
1、背誦全文(先翻譯課文,整理筆記,疏通文意,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2、《練習冊》本課練習
板書設計:
孫 權 勸 學
《資治通鑒》
勸學————不學 (懇切) 吳下阿蒙
又勸————就學 (關心) 刮目相待
論議————結友 (驚贊)
結論:開卷有益
祖逖北伐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作品
2、領會文章精髓
3、掌握重點字句
設計意圖: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全文學習目標,明確學習內容。
二、課文導入
雞守信不失時,能催人奮進,故古人以“聞雞”而激勵自己,有“聞雞起舞”“枕戈待旦”之說。語出《資治通鑒•晉紀》和《晉書•祖逖傳》:“晉朝愛 國名將劉琨,他和祖逖青年時代同為司州(今河南洛陽一帶)主簿,對于當時國家的內憂外患懷有共同的報國之心,為了練就殺敵建功的本領,兩人同睡一床,每夜 聽到雞啼,便躍然起床習武。后來祖逖果然領兵北伐,收復失地。
設計意圖:以典故形式導入,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造融洽的教學氛圍。
三、作品介紹
《資治通鑒》:北宋司馬光撰。二百九十四卷,又考異、目錄各三十卷。編年體通史全書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訖后周世宗顯德六年 (959)。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傳狀、文集、譜錄等二百二十二種。內容以政治、軍事為主,略于經濟、文化。全書貫串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圖 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