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
第5段是插敘,補充交代孔乙己的身世、經歷,從中可以了解封建文化的毒害,使他變成了一個好喝懶做、不會營生的廢人。“原來也讀過書”明確點出他的悲劇是由封建教育、科舉制度造成的。“坐不到幾天……一齊失蹤”不愿意踏踏實實地做事、老老實實地謀生。“如是幾次”說明他多次這樣,習慣很差,沒有信用。“從不拖欠”說明他有善良、誠實的一面。從這里可以看出,作者對孔乙己是既批判又同情的。
第6段,寫第二個生活片斷:酒客奚落孔乙己沒有“進學”。“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寫出孔乙己自命清高,自以為知識淵博而不理睬人的神態。“立刻顯出頹唐不安”說明他把未進學看作自己一生最大的痛苦和恥辱,所以這個問題擊中要害,使他不能再無動于衷。“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寫他的精神傷疤被戳痛時驟形于色的神態。“眾人也都哄笑起來”說明人們的笑是有原因的,孔乙己確有可笑之處:守舊、迂腐。
第7段,寫第三個生活片斷:教小伙計識字,炫耀自己。“我可以附和著笑”寫“我”不分是非的愚昧落后。“掌柜是決不責備的”,寫出了恥笑孔乙己是天經地義的的權利。“我想,討飯一樣的人,也配考我么?”寫出“我”的勢利,鄙視孔乙己。“將來做掌柜”說明孔乙己一心想往上爬,他認為小伙計地位太低。“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級還很遠呢”,說明“我”受封建等級觀念影響很深,自甘卑微,任人欺壓,沒有改變社會地位的意識。“掌柜也從不將茴香豆上帳”,表面說明茴香豆不值錢,一文錢不值得上帳,實際上寫出“我”看不起孔乙己。“長指甲”說明孔乙己懶惰。“回字有四樣寫法”,孔乙己以此來炫耀自己博學,說明他中封建教育的毒害很深。“顯出極惋惜的樣子”,寫出孔乙己自作多情,對“我”的關心,同時也說明他思想麻木,一心想出人頭地。
第8段,寫第四個生活片斷:分茴香豆給小孩子吃,滿口陳詞濫調,表現他迂腐的性格特征。分豆給孩子,說明孔乙己心地善良。“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寫出他的慌張,表現了他的老實以及迂腐性格。個性化的語言描寫和無能為力的表現,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的可笑、可憐,唯一的武器是孔孟語言,連小孩子都對付不了。
第9段,是過渡段。從內容上看,這段話概括上文,深刻說明孔乙己卑微的社會地位,說明他在人們生活中是無足輕重、可有可無的多余人。從結構上看,這段話承上啟下:前一分句,總結上文,與“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呼應;后一分句,寫出孔乙己沒有地位、沒人關心,自然引出下面的故事。
第二層(10、11段),描寫斷腿后的孔乙己,寫他肉體受到嚴重摧殘后的不幸遭遇。
這是小說情節的繼續發展,進入高潮,寫封建制度對他的迫害已從精神毒害發展到肉體摧殘。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現是小說的高潮。先寫環境氣氛,再寫人物語言外貌,最后寫掌柜及眾人的嘲笑。孔在笑聲中出場,又在笑聲中走向死亡。
第10段,由掌柜和顧客的對話,交代孔乙己被丁舉人打斷了腿,揭露丁舉人的兇殘。有權勢的丁舉人是科舉制度造就的。一個沿著科舉階梯爬上去的讀書人,兇狠毒辣地殘害爬不上去的讀書人,這一事實本身就深刻揭露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取下粉板,忽然說”,說明孔乙己早已被人遺忘。“孔乙己長久沒有來了。還欠十九個錢呢!”寫出掌柜無情無義,只想著十九文錢,根本不管孔乙己的死活;說明孔乙己還不如十九文錢。“哦!”寫出掌柜對孔乙己被打斷腿漫不經心,毫不關心。幾句語言描寫,表現了當時人際關系的無比冷漠。“仍然慢慢的算他的帳”,寫出掌柜的冷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