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
(5)通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揭示孔乙己心地善良的本質。孔乙己教“我”識字是想“我”將來能作掌柜,這一方面反映了他向上爬的迂腐思想,一方面也反映他好心。而且他是極為“懇切”地教,看到“我”會寫“茴”字時,“顯出極高興的樣子”;看到“我”不熱心學,便“顯出極惋惜的樣子”。這些動作、神態,顯示他是個心地善良的人。至于孔乙己能把自己不多的茴香豆,分給孩子們一人一顆,更表現了他善良的本質。
【思維訓練】(根據自己情況,至少選做六題)
1.為什么小說的主要人物是孔乙己,而不是“我”?
孔乙己生活的清朝末年,科舉制度雖已廢除,但封建教育體系并未改變。反動統治者企圖“把孔夫子的一套當作宗教信條一樣強迫人民信奉”,許多知識分子還沒有擺脫封建思想。孔乙己生活的特定空間,正是當時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縮影,具有鮮明的時代和階級特色。小說通過孔乙己的生活片斷,揭示了社會的勢利、冷酷、虛偽,表達了作品的主題。而“我”只是作為孔乙己悲慘命運的見證人。因此,小說的主要人物是孔乙己,而不是“我”。
2.如何理解咸亨酒店里的笑聲?
咸亨酒店是孔乙己經常活動的地方,是小說的具體環境。咸亨酒店的笑聲總與孔乙己有關。他在笑聲中出現,在笑聲中被嘲弄,在笑聲中離去。可以根據笑聲把握小說脈絡。還可啟發學生體會在笑聲中表現人物悲劇的藝術效果、發掘小說的深刻寓意。
3.作者為什么把孔乙己的悲慘命運放在笑聲中寫出來?
孔乙己的地位低下,世態冷漠,眾人愚昧,也預示了孔乙己的悲劇命運。“笑”是叫人心酸的笑,把孔乙己放在“笑聲”中,能充分展示他的個性特征。“笑聲”與悲慘遭遇的強烈反差,增強了作品的悲劇效果,使主題更鮮明突出。
4.用一句話回答,本文的“笑”有什么特點?
( ①人人都恥笑孔乙己。
②被恥笑的只有孔乙己一人。
③孔乙己從來沒有笑一下。
④孔乙己的一生則是笑的對立面——悲。 )
5. 寫出下列句子的表達作用。(答案見“課文分析” )
①做工的人……買一碗酒……靠柜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多是短衣幫……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②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③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④還欠十九個錢呢!
6.寫出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表達作用。
①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寫出闊綽的長衫顧客養尊處優、趾高氣揚的神態和大模大樣、悠然自得的派頭。
②排出九文大錢。
寫出了孔乙己裝出有錢的樣子,在只花四文錢的短衣幫面前摜派頭,表示自己比他們闊氣的得意、炫耀的神情。
7.孔乙己有哪些性格特征?
孔乙己生活窮困潦倒,飽受折磨,常受欺凌侮辱,但還硬擺“讀書人”的架子。一生未能“讀書做官”,思想上羨慕上層階級,輕視勞動人民,好喝懶做,不會營生,受封建教育毒害很深,思想守舊、迂腐、麻木不仁、自命清高,不敢正視現實,但善良、誠實。
8. 作者對孔乙己持什么態度?
作者對孔乙己的態度是有所批判的,但同時又充滿同情與哀憐。對周圍群眾的麻木冷漠則是完全持批判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