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傳》學案及答案
六、達標測試:
1、找出通假字
(1)才美不外見。
(2)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食之而不能盡其材。
(4)其真無馬邪?
(5)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2.解釋下列各組中加點的字。
(1)一食或盡粟一石( ) 食之不能盡其才( )
(2)執策而臨之( ) 策之不以其道( )
(3)其真無馬也( ) 其真不知馬也( )
3、下列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馬之千里 b、盡粟一石 c、祗辱于奴隸人之手d、策之不以其道
4、課內精讀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 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
(1)、 下列四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執策而臨之 b。策之不以其道/不以物喜
c.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d.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
(2). 將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才”譯成現代漢語。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千里馬不能發揮其才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認為怎樣才能發揮“千里馬”的才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馬”,而尚未被“伯樂”發現,你該怎么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達標測試:4、閱讀題
( 1)、c
(2).驅使它,不能按照正確的方法,喂養它不能充分發揮它的才能。
(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食馬者的無知。策之以其道,食之能盡其才,鳴之能通其意。
(4).①不氣餒,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②尋找機會,展示自己才華
24、《送東陽馬生序》學案
岳家莊初級中學 李因霞
教師寄語:學海無涯苦作舟,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理解文章的內容。
2、體會文章中對比手法的運用,把握主題。
3、學習古人“勤且艱”的好學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求學態度,培養正確的苦樂觀。
重難點:
1.學習作者勤勉學習,不怕吃苦的品格。
2. 抓住本文的對比手法,領會文章內容,體會這種寫法的表達效果。
學習過程
一、開闊視野
我國古代文化中刻苦求學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 1、囊螢映雪
* 2、懸梁刺股:《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