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毛遂自薦》教案設計
3.語言的個性化。平原君以錐處囊中為喻,說毛遂沒有才能。而毛遂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說自己并未處囊中,如果有機會的話就“非特其未見”而是“脫穎而出”。我們再來分析一下毛遂說服楚王時的一段話。毛遂首先是壓之以“力”:“今十步之內,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懸于遂手。”一下子震住了楚王。再激之以“恥”:“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最后動之以“利”:“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三言兩語,將盟約訂了下來。毛遂以極富個性的語言,表現了他過人的膽識和高超的辯才。
(五)引導學生思考下列問題
1.平原君為什么不認識毛遂?
2.毛遂為什么要脫穎而出?
3.毛遂憑什么能說服楚王“定從”?
4.平原君為什么“不敢復相士”?
5.從毛遂自薦中我們受到哪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