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教案
第一步:協商和解第二步:提起訴訟。訴訟包括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分別處于行政制裁、刑事制裁、民事制裁,違憲制裁。法律通過解決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來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4、情景活動二:建國50周年閱兵式上,擔任護旗手的雙胞胎姐妹花,因廈門英雄三島觀光園有限公司侵犯了姐妹倆的肖像權,而將其告上法庭。XX年5月18日,經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調解,雙方達成協議,由被告公司賠償原告各項損失13萬元。張氏姊妹認為,被告的違法行為嚴重侵犯了其肖像權和名譽權,給作為軍人的她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嚴重干擾了她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故起訴至法院,要 求被告在原刊登廣告的報紙上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原告精神損失40萬元。法院審理此案后,依法進行了調解,最終促使雙方達成上述協議。鏈接法律:我國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以上案例說明了法律的什么作用?教師總結:我國法律是通過解決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來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 5、情景活動三:被告人王成、黃照華在本市龍泉路下馬村人行天橋上,乘公民張某不備搶奪其手機一部,被張某抓住,被告人王成即將所搶手機轉移給被告人黃照華由其攜贓逃跑,后被告人王成為抗拒抓捕掏出隨身攜帶的跳刀對張某進行威脅后逃跑。五華區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王成為抗拒抓捕當場以暴力相威脅,構成搶劫罪,黃照華以搶奪罪定罪處罰,遂以搶劫罪判處被告人王成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以搶奪罪被判處被告人黃照華有期徒刑一年。結合以上案例,思考:法 律怎樣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教師總結:我國法律是通過解決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來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 情境活動四:案例分析(見教材p93頁)中學生張華的表哥在城里打工,春節前,表哥找老板要工錢,老板不但不給,還將其打傷。表哥很氣憤,回家約了幾個人準備對老板進行報復。張華聽說后…… 試一試:根據自己的想象和意愿,續寫這個故事,并說明理由。 想一想:自己或自己的家人與他人發生過權益糾紛嗎?是怎樣解決的?教師總結: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要通過協 商和解、提起訴訟等途徑,依法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從而 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 6、教師結合課件結構圖總結本課知識內容:法律通過規定公 民的權利和義務來規范人們的行為,通過解決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來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這就是法 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7、課堂鞏固與練習:記憶學習目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