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第一框《父母的愛,我們收到了嗎?》教學課例
教學評價:活動中采用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圖片,讓學生感同身受;使同學在敘說自己父母故事的時候更加充滿感情,并能從內心感悟父母為自已所作的付出。在這個環節,學生表現很好,達到了所預期的教學效果。活動二:孝敬父母是我們的責任師:同學們,如果有一把愛的天平,你想哪一頭裝的是父母對我們的愛,哪一頭裝的是我們對父母的愛?多媒體顯示:一把傾斜的天平學生回答:那頭重的裝的是父母對我們的愛,那頭輕的裝的是我們對父母的愛!師:對!那頭重的裝的是父母對我們的愛,那頭輕的裝的是我們對父母的愛,面對父母這種沉甸甸的恩情,我們是難以為報的!所以,孟郊有詩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那么,對于下面的材料,我們同學又有什么看法呢?多媒體顯示:張大爺辛辛苦苦培養兒子長大成人,兒子大學畢業后在城里成家立業,開始幸福的生活。張大爺夫婦年紀大了,生活困難,就希望兒子寄點錢回家,不過,沒想到錢沒有寄來,卻寄來一封信:父同志母同志: 新時代新風尚, 自己掙錢自己花, 哪有余錢寄回家! 兒子師:同學們,你們能替老大爺回信給他的兒子嗎?想一想,這封信該怎么寫?學生甲:子同志媳同志: 新時代新風尚, 自己掙錢自己花。 二十年來白養大, 撫養費可不能差。 父親其他學生回答:略師:請同學們討論一下你是如何看待這種現象的?(同學述說看法,教師點評)同學甲:張大爺的兒子不愿贍養父母,他的這種行為是會受到道德的譴責和人們唾棄的。同學乙:我國法律規定,有能力的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老年人的義務,如果他仍執迷不悟,我建議張大爺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權利。師:孝敬父母是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不僅要受到輿論的譴責,還要受到法律的懲罰。所以,孝親敬長是我們的天職。孝親敬長是我們的天職。(板書)教學評價:本環節學生創作欲很高,也能準確歸納出知識要點,不過,文筆較為幼稚,缺乏文采。活動三:現場小品展示師:同學們,有人說:父愛如山,往往深沉﹑嚴格;母愛如水,往往溫柔﹑細膩。那么,面對這份如山如水的愛,你是否懂得珍惜,是否懂得感恩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小品《父愛如山 母愛如水》多媒體顯示:小品欣賞:《父愛如山母愛如水》 表演者:李雙軍 張露 王小東 劉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