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和健康的權利 學案(精選2篇)
生命和健康的權利 學案 篇1
第三課(一)《生命和健康的權利》
【課前使用說明】1、課前預習、自主學習:結合學習目標和學案,自學課本p24-----27頁內容,用鉛筆在課本上標記重點。并獨立完成《自主學習》內容。2、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組長組織組員對學案進行討論,幫助有展示、點評任務的同學高效完成任務。
【學習目標】知識目標:初步識記人格權的內容,記住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識記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認識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了解行使生命健康權的方式。能力目標: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夠正確區分哪些行為是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行為;如果受到傷害能運用法律武器追究對方的法律責任。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熱愛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關注自己的健康;尊重生命,尊重,關愛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尊重權利,增強法律意識,遠離暴力。
【重難點預設】什么是人格權?怎樣用法律捍衛我們的生命健康權
【知識鏈接】 主題探究——人格權:人格權包括生命健康權、身體自由權、人格尊嚴權等。人格權賦予我們維護自己生存與尊嚴的自由和力量,是每個人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的保護神,是我們終身的靈與肉的守護者。在它的守護下,我們每個人應時刻關注自身的地位和價值,尊重和維護他人的人格權,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為什么說“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1)人格權使人們與生俱來的做人的基本權利。包括生命健康權等物質性人格權和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精神性人格權兩類。人格權作為人權的一部分,它與生命相伴,從出生起就伴隨著我們。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它由每個人單獨享有,不得轉讓、拋棄、繼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與我們的人身相分離。(2)生命健康權是人格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格權是人把自己與社會聯結在一起并與他人發生各種聯系與交往的前提。如果不享有人格權,人就不可能具有獨立的人格,人的尊嚴和價值也就不復存在,現代社會生活也就無法正常進行。(3)在公民的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于首要地位。所以……
【學習流程】
預習填空1、生命健康權包括:_______權、________權和_______權。
2、人身權利是公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權利,公民的人身權利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人格權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做人的基本權利,包括_________權、_________、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它與生命相伴。(固有性)由每個人單獨享有,不得轉讓、繼承,也不受他人的非法限制,更不可與我們的人身相分離。(專屬性)
4、公民的__________不受侵犯。法律賦予我們廣泛的行動自由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類似非法_________、非法___________、非法___________等限制或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行為,都為法律所禁止。
5、________權是公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_______。生命一旦喪失,任何權利都失去了意義。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是_________的人身權利。
6、未成年人是祖國的_______和_______,由于____、_______和______,生命健康較容易受到_____。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會的______。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給予了_____的保護。
活動一 教材第24頁“以上行為侵犯了人的什么權利?”
活動二 教材第25頁“上述行為侵犯了人的什么權利?”
活動三 教材第25頁“我們為什么要依法維護這項權利”
活動四 教材第26頁“法律禁止使用童工的意義”
【學習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體會?
【達標檢測】單選 1.以下關于人格權的表述,錯誤的是 ( )
a.人格權是生命健康權的重要組成部分 b.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是公民的基本權利
c.如果不享有人格權,人的尊嚴和價值也就不復存在 d.人格權是與生俱來的
2.有些工礦企業實行所謂“嚴格管理”,工人下班出門時要被搜查身體,這種違法行為侵犯了公民的 ( ) a.生命健康權 b.人身自由權 c.隱私權 d.名譽權
3.人格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包括 ( )
①生命健康權 ②選舉權③名譽權 ④隱私權 ⑤自由權 ⑥肖像權⑦姓名權⑧勞動權
a.①②③⑤⑦⑧ b.①②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⑥⑦ d.①③④⑤⑥⑦
4.非法搜身、非法封閉、非法拘禁等剝奪或限制了公民的 ( )
a.名譽權 b.隱私權 c.人身自由權 d.生命健康權
5.我國刑法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這說明( )。
①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是國家法律的一項重要任務②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③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 ④法律捍衛我們的生命健康權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材料分析6.據報載,山西洪洞縣黑磚窯驚現未成年“包身工”,他們被迫做苦力,拉不動磚車時,監工就在后面用鞭子抽打他們。虐待未成年人、使用童工是我國法律明令禁止的行為。經法院審理,29名“黑磚窯”犯罪嫌疑人分別受到了應有的法律制裁。
(1)這些“黑磚窯”的行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什么權利?你知道我國有哪些法律對未成年人的這一權利進行特殊保護的?(4分)
(2)假如在日常生活中你的這一權利遭到了非法侵害,你會怎樣做?
【課后反思】本節課我的收獲是:
第三課(二)《同樣的權利 同樣的愛護》
【課前使用說明】1、課前預習、自主學習:結合學習目標和學案,自學課本p28----32頁內容,用鉛筆在課本上標記重點。并獨立完成《自主學習》內容。2、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組長組織組員對學案進行討論,幫助有展示、點評任務的同學高效完成任務。
【學習目標】知識目標::明確每個公民都不得侵犯和危害別人的生命和健康;能力目標:逐步形成正確行使生命健康權的能力,提高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生命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熱愛生命、尊重、關愛他人的生命和健康,遠離暴力。
【重難點預設】 正確行使生命健康權。
【知識鏈接】 為什么說“輕生或自殘等行為都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不合?”
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使自己處于安全的環境,免受他人侵害,這不僅是每個公民的權利,也是我們對自己的關愛和責任。除了為正義而獻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得讓與或拋棄。因為人具有社會性,生命一旦誕生就具有社會責任。一個人如果因為困難、挫折、失意而自殺,必然會給親朋好友帶來無盡的哀傷、較大的財產損失,還會引發老者無人贍養、幼者無人撫育等一系列社會問題。若公民損害自己的身體,如乞丐為博取他人同情而自殘,必然造成更大的社會負擔。因此,輕生或自殘等行為都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不合。
教材第31頁“列舉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權的行為。”
如出售符合質量要求的食品、護送盲人過馬路等等。“受過他人關愛”的體驗由學生擴展。特別要注意,青少年務必要做到:關愛生命,遠離暴力,拒絕毒品。
【學習流程】
預習填空 1、我們有權珍愛______,維護_____,積極鍛煉___ __,提高______水平,使自己擁有強健的________和煥發向上的_______;有權在患病時及時______,恢復______,增強______;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_______時,有權依法______和請求_________保護。
2、除了為正義而獻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得讓與或拋棄。因為人具有_ __性,生命一旦誕生就具有___________。一個人如果因為困難、挫折、失意而自殺,必然會給親屬朋友帶來無盡的哀傷、較大的財產損失,還會引發老者無人贍養、幼者無人撫育等一系列___________。若公民傷害自己的身體,如乞丐為博取他人的同情而自殘,必然造成更大的社會_______。因此,輕生或自殘等行為都與社會道義______,與法________。
活動一教材第第28頁“人們在行使什么權利?”
活動二 教材第29頁的“哪些屬于合法行為,哪些屬于放棄權利的行為?”
活動三 教材第30頁“小君和小哲的故事”(1)此事給小君、小哲及雙方家庭造成的后果。
(2)此樁慘案避免的方法。
活動四 教材第32 頁“搶救落水同學的故事”(1)請從法律與道德等方面評價上述三種表現。
(1)如果你遇到類似情況,應該怎么辦?
【學習小結】我們要正確行使生命健康權,為什么應避免傷害他人,要遠離暴力?
【達標檢測】 單選1.唐某家陽臺的花盆被風刮倒掉下樓,正好把路過的鄰居張某砸傷,唐某當時不在家。對此,唐某是否應負法律責任 ( )
a、不負,因為他當時不在家 b、不負,因為這并非他故意所為
c、要負,因這侵犯了張某的生命健康權 d、不負,因為王某沒有作案動機
2.小王因自己的手表丟失,懷疑是同桌的小曾所為,便要搜查小曾的衣服口袋,
小王的這一行為被老師發現后及時制止。小王的行為( )。
a.是非法的,因為這是侵犯小曾人身自由權的行為
b.是合法的,因為這是維護自己財產權的行為
c.是非法的,因為這是侵犯小曾名譽權的行為
d.是合法的,因為這是小王找回手表的有效方式
3.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提倡以下做法( )。
①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②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③遠離暴力,尊重生命 ④在危急情況出現時,不顧個人安危,見義勇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以下行為屬于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的是 ( )
①積極鍛煉身體②不遵守交通規則,闖紅燈過馬路③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和請求法律保護 ④主動學習自救自護的基本常識⑤在患病時及時醫治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
材料分析5.某中學八年級三班的男生在課間何處時,經常在過道上打鬧、推搡。這天小黃在追打小康時,無間中將小康推下了樓梯,造成小康手臂骨折,兩顆門牙掉落。為此,小康的父母起訴小黃,要求賠償醫療費、營養費和精神損失費共計6.58萬元。法院調查取證后作出判決:小黃賠償小康7257.77元,由其監護人支付。
從此案例中,我們可吸取什么教訓?
【課后反思】本節課我的收獲是:
第三課《生命健康權與我們同在》
【課前使用說明】1、課前預習、自主學習:結合學習目標和學案,復習課本內容,并獨立完成《自主學習》內容。2、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組長組織組員對學案進行討論,幫助有展示、點評任務的同學高效完成任務。
【學習目標】教學目標:初步了解人格權的內容,知道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了解行使生命健康權的方式;明確每個公民都不得侵犯和危害別人的生命和健康;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夠正確區分哪些行為是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行為;逐步形成正確行使生命健康權的能力;提高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能力,如果受到傷害能運用法律武器追究對方的法律責任;熱愛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關注自己的健康;尊重生命,尊重,關愛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尊重權利,增強法律意識,遠離暴力。
【知識梳理】1、人格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生命健康權在人格權中居于首要地位。
2、什么是人格權,人格權的特點:(物質人格和精神人格)人格權就是做人的權利,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包括生命健康權等物質性人格權和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精神性人格權兩類。3、非法搜身等行為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權。(案例分析)
4、我國法律保護生命健康權的有關規定: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權,不容他人侵犯;法律賦予我們廣泛的行動自由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法律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年工(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從事礦山井下、有害有毒、勞動強度大的勞動。我國憲法、刑法、民法通則和治安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都對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加以保護。5、根據所給材料判斷該行為是否侵犯生命健康權,并能寫出有關的法律依據,懂得采用什么方式來維權。
【達標檢測】《自主學習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權的有( )
①哥哥不許妹妹繼承父親的遺產 ②母親要求上初中二年級的小明退學 ③老板毆打完不成生產任務的員工小張 ④同學給小海起了個“黑熊”的侮辱性外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公民最根本的人格權是 ( )a、生命健康權 b、名譽權 c、人格權 d、休息權
3.因夫妻關系長期不和,丈夫經常為家庭瑣事毆打妻子,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妻子手持鋼條將丈夫打死。XX年8月7日,54歲的劉明翠被開縣人民法院以故意傷害罪依法判處有期徒刑XX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這一案件警示我們( )
a、我國法律對婦女人身權利予以特殊保護 b、在家庭暴力中,婦女兒童總是受害者
c、公民要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d、正當防衛超過必要的限度就構成犯罪
4.禁止使用童工是( )a、嚴重摧殘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的行為b、法律嚴懲的行為
c、殃及民族興旺大業的違法行為 d、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的具體表現
5.某學校女學生王某因嫉妒同寢室的另一名女同學,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機偷拍了她在寢室內的各種生活照片,在同學中傳看并散布一些詆毀性的語言。王某侵犯了同學的( )
①生命健康權②肖像權③隱私權④名譽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北京一所高校的六名學生將進入宿舍行竊的小偷當場抓住后,沒有送至主管部門,而是擅自將其看押一天一夜。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非法拘禁罪判處這六名學生拘役5個月。這六名學生的行為構成非法拘禁罪,是因為他們( )
a、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嚴 b、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
c、侵犯了公民的榮譽權 d、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權
7.中學生陳某在網上聊天的時候,假冒本班同學趙某姓名,捏造本班同學孫某有小偷小摸行為。陳某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 ) ①榮譽權 ②名譽權 ③隱私權 ④姓名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楊某收到一條手機短信,內容充斥著侮辱、謾罵和恐嚇,給楊某造成了極大的精神痛苦和刺激。通過調查發現短信發送人后,一些親戚朋友建議楊某實施報復,而楊某則主張用法律手段來解決。后來,法院判決發信人向楊某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費500元。
據此回答8——9題。 8.該短信發送人的行為( )
①侵犯了公民的名譽權 ②是應該受到遺責的不道德行為 ③侵犯了公民的通信秘密 ④是觸犯刑法的犯罪行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該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 )
a、法律是解決矛盾糾紛的唯一正確手段 b、學習法律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遵守法律
c、法律意識強的公民享有的權利就多 d、要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0.下列屬于關愛生命健康權的行為是( )
a、門衛強行搜我身,我奮力反抗,弄傷了胳膊 b、明明考試不及格,被父親打了一頓
c、小強上學為抄近道翻欄桿時,扭傷了腳 d、與同學鬧矛盾時,我打了他
11.張經放學后發現有個歹徒攔路搶劫,此時,她的正確做法是( )
a、與歹徒搏斗 b、趕快避開 c、及時報警并呼救 d、從背后砸死歹徒
12.右圖中被綁者的哪一項權利遭到了不法侵害( )
a. 隱私權 b.肖像權 c.生命健康權 d.財產權
13.王某欠李某6000元錢,久拖不還。于是,李某將王某騙到偏僻處捆綁起來,并給王某的妻子打電話,要她拿錢來領人。直到第二天,王某的妻子拿錢以后,才將王某放走。對此事,正確的看法是 ( )
a、王某拖欠李某錢不還,李某扣人索債無可非議
b、李某扣人質侵犯王某的人身權利,應承擔法律責任
c、李某扣人質索債是錯誤的,但不構成違法行為
d、李某扣人質索債天經地義,是善于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行為
14.你的同學經常玩暴力游戲,對此,你會( )
a、不理睬他 b、和他一起玩 c、勸他不要玩 d、告訴他課余時間玩
15.小鳳害怕吃藥打針,患了感冒久拖不治,結果得了心肌炎。針對這一事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自己患病治與不治,這是自己的事情,與別人無關 ②患病時應及時治療,使自己恢復健康,增強體質,這種權利不能放棄 ③關注自己的生命與健康是一種責任,我們要提高重視自身安全和健康的意識 ④小鳳的做法沒有關注自己的生命與健康,不值得提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目前,我國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已達100萬人,其中青少年占74%。這告訴我們( )
①毒品泛濫,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 ②要自覺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③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拒絕不良誘惑 ④拒絕毒品,也是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的表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17.八年級二班同學本課后,形成了兩種不同觀點:甲方同學認為,他們的做法是一種不珍惜自身生命健康權的行為,不值得提倡。乙方同學認為,他們以犧牲自己的生命維護了正義,我們青少年應向他們學習,敢于同違法犯罪做斗爭,哪怕犧牲生命。
對上述兩種觀點,你是怎樣看的?
18.某校八年級的學生小陳自恃家庭條件較好,總是譏笑甚至污辱班里部分同學。小單等三位同學懷恨在心,一天下課后,糾集社會人員共6人,在校外對小陳實施綁架勒索,并對其大打出手,致使小陳死亡。
⑴請你評析小陳和小單的行為。
⑵這起惡性事件給我們中學生什么警示?
19. 材料一:XX年上半年,北京市共發生火災5 488起,死10人,傷31人,直接財產損失425萬元。 材料二:我國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10萬人,平均每天死亡300人。
材料三: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中小學生每年因意外傷害事故死亡人數在萬人以上,平均每天有一個班的孩子因為意外事故死于非命。
材料四:在整個20世紀,全球因地震死亡的人數為110萬人,其中我國就有55萬人之多,占全球死亡人數的一半。我國的每個省份都發生過5級以上的地震。
有的同學說:“人的命天注定,人不能和命相爭”,“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聯系上述材料,說說你的觀點是什么。
20.XX年3月26日是第十二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教育部、公安部等五部委日前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加強中小學生的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為了認真貫徹有關文件的精神,某中學開展了“校園安全教育周”活動。如果你是該校的一名學生,請你參與這一活動。
(1)通過你的觀察,你知道威脅校園安全的原因有哪些?
(2)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請你分別從社會、學校、自身三個方面,談談如何預防校園安全事故的發生。
(3)請你為這次活動寫幾條宣傳標語。
21.XX年12月14日,呼和浩特市小學生蘇小林和一個同學在青城公園三角湖的冰面上玩耍。忽然,冰面發生塌陷,蘇小林掉進冰窟。正在游園的鐵路第一小學學生王超、樂雅芳、吳亞斌3人聽到呼救聲,趕緊跑過來。沖在最前面的王超和樂雅芳拉住了蘇小林的衣服,但冰面又塌了,兩人也掉入了冰水中。吳亞斌邊往后退邊高聲呼救:“有人落水了,救人啊……”公園的工作人員和游客趕來了,附近的居民也來了。短短的時間內,共有一百多人參與了營救,但冰面也發生了更大面積的塌陷,更多人落水了,營救形勢變得十分緊張,但這一切并沒有影響人們的積極性。有些人不會游泳,但也奮不顧身地跳入了冰水;有些人撥打了“110”,有些人抬來了公園的“鴨鴨船”救人,有些人在岸上用竹竿把落水者拉上岸……落水的小學生蘇小林終于被救了,然而年僅12歲的小學生王超、剛滿18歲的中專生劉業和20歲的大學生郝龍彪卻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
(1)你如何看待小學生蘇小林和同學在冰面上玩耍的行為?
(2)年僅12歲的小學生王超、剛滿18歲的中專生劉業和20歲的大學生郝龍彪為救人而犧牲,他們的行為是不是不珍愛生命的表現?
(3)在上述營救方式中,你認為哪些方式比較好,哪些方式不好?為什么?
【課后反思】本課我的收獲是:
生命和健康的權利 學案 篇2
3.1 生命和健康的權利學案
【學習目標】:認識人格權的含義和內容;明白公民的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不容侵犯,受法律保護;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珍愛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關注自己的健康。
【學習重難點】:法律保護生命健康權,尤其對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
【預習導學】:(一)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生權利
1、人身權利:(1)地位:是公民 的權利。(2)內容:包括 和
2、人身自由:(1)內容:①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公民的 完全由自己支配②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法律禁止 、 、 等限制或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行為。
(2)意義:人身自由是我們參加各種活動,充分享受其他各種權利的 。
3、生命健康權:(1)地位:是公民 的人身權利。
(2)意義:是公民參加一切 、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 。
(二)法律捍衛我們的生命健康權
1、未成年的生命健康權受特殊的保護:(1)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由于年幼、
和 ,生命健康較容易受到侵害。
(2)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 的共同責任。
(3)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的 給予了特殊的保護。
2、生命健康權受侵害時的法律救濟
(1)對公民生命健康權保護的法律法規: 、刑法、 和治安管理處罰法等。
(2)當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到非法侵害時,受害人有權請求 。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為法律所不容, 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預習檢測】:
材料:我國法律禁止用工單位非法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年(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勞動者)從事礦山井下、有毒害、勞動強度大的勞動。
1、法律禁止使用童工,對于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有什么意義?
2、如果使用童工不被禁止,后果將會怎樣?
【七嘴八舌】:小組交流并展示預習結果;通過案例進行分析說明,教師點撥。
活動一:某村村民為了懲治小偷的罪惡行徑竟將其活活打死,事后該村村民受到了法律的嚴厲制裁。問:村民為什么會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活動二:投票選“小偷” 一天,某市服裝技校的一女生寢室丟了東西,學校查了半天也沒查出誰是小偷。于是校長、老師和幾個班長一商量,決定采取投票選舉的方法,把小偷給選出來。該校校長說:“我們就來個無記名投票選舉,看看到底誰是大家公認的小偷?”選舉結果顯示,共有6位同學榜上有名,根據選舉結果,“票數最多的處罰最重,票數少的處罰最輕。” 討論:(1)你如何看待該校的這種做法?(2)被評為“小偷”的同學可能會怎么想,會怎么做?為什么?(3)在上述兩個故事中,你認為被損害的行為有哪些不同點?有哪些相同點?(4)結合故事和教材,你能說出公民最基本的權利是什么嗎?它的含義是什么?包括哪些內容?
活動三:由于懷疑工廠女工偷竊假發,一家由韓國人在深圳開辦的假發廠竟對其56名女工強行搜身,并喝令女工們雙手抱頭站立長達1個多小時之久。
議一議:該廠是否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請說出你的理由?
活動四: XX年11月8日早上6:40在青島市南京路和遼陽西路路口發生一起車禍,一個油罐車剎車失靈,撞翻了12路公交車,公交車將正在人行道上正常行走的14歲小姑娘活活的壓在了車下,小姑娘當場死亡。
回答:(1是什么奪去了女孩的生命健康權?
(2)你知道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威脅、侵害我們生命健康的因素?
(3)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的法律主要有哪些?
(4)當你的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你會怎么做?
【課后練習】
1、在我國公民說享有的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是( )
a、受教育權 b、隱私權 c、姓名權 d、人身權利
2、在公民的人格權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
a、名譽權 b、人身自由權 c、生命健康權 d、隱私權
3、XX年4月17日,原內蒙古萬里大造林有限公司職員郜譽鈞,因非法拘禁罪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兩年。這個案例告訴我們 ( )
a、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所有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他人不得干涉
c、任何機關和個人都不得拘禁他人 d、人身自由是公民享有的最根本權利
4、XX年6月12日下午,19歲青年張聰因高考失利進入西安市興慶路路西的“銀河電力書店”內連砍3人致1死2傷,被當地派出所刑拘。張聰的行為侵害了公民的( )
a、生命健康權 b、人身自由權 c、隱私權 d、肖像權
5、XX年6月3日9時許,2歲9個月大的小嬉娟因玩指甲,慘遭生父毒打,全身挫傷,致急性腎功能衰竭,險些喪命長安婦聯、經貿辦黨支部、財政分局黨支部及社會各界人士共捐款4.8萬多元,送到小嬉娟親屬手中。毒打女兒的父親已被長安警方刑事拘留。該案件說明了( )
a、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保護 b、父親的目的是讓女兒改正不良習慣,可以理解
c、父親的行為侵害了女兒的受教育權 d、未成年人沒有法制觀念
6、XX年新學期伊始,七年級學生王亮因為買飯排隊時與該校九年級學生吳新發生口角,吳新找同學把王亮痛打一頓,這時候王亮應該( )
a、將侵害人狠揍一頓,使其再也不敢侵害他人 b、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
c、可以私下和解,請求侵害人賠償損失 d、忍氣吞聲,這樣更顯大度
【糾 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