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人的對話教案(精選3篇)
兩代人的對話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生的回憶和反省,體會父母深沉、無私的愛,從而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家庭付出的主動意識,增加與父母之間的感情,使雙方能夠互相理解和欣賞,培養學生尊重父母的品質,引導學生人生價值的思考。
能力目標:學會與父母溝通,從而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問題處理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
知識目標:探索解決親子沖突的途徑和方法,提高學生與父母溝通、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在家庭矛盾發生后會用合理、恰當的方法來解決矛盾,從而與父母和諧相處。
重點和難點
引導學生學會與父母進行溝通,彼此袒露內心世界,進而達到相互理解、掌握溝通的正確方法,并學習雙贏的溝通策略。這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方法探究法、比較法、歸納法、體驗法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話題切入:
以FLASH(讓愛住我家)為情境引入,師:剛才讓同學欣賞的FLASH動畫,畫面上溫馨和諧的場面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神往的。大家是不是希望我們的家也能象歌中所唱的那樣“愛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讓愛天天住你家,讓愛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春秋冬夏……”那么在生活中,如何更好的與父母交往,善于溝通,讓愛常住我們的家呢?就讓我們共同走進今天的課堂-----《兩代人的話》
(設計意圖:以FLASH為情境引入,使學生入情、入境,為師生感情溝通和講授新課做鋪墊,并使之一上課就熱情地投入到課堂活動中來。)
共同探討,明晰主題:
以班級一名同學的現實苦惱入手:“父母不理解我,無論我交朋友,穿著打扮,還是吃東西,看課外書,只要是我的事,他們都要干涉,我一點自由也沒有……”
活動1:“家不是說理的地方。俗語說得好,清官難斷家務事。”“家是愛的港灣,因為家里的矛盾易產生、也易解決,關鍵看我們怎么對待。”這兩種說法有道理嗎?說說你的想法。
在同學的討論與爭論中,我可以抓住時機提出相應的問題,以引導學生能夠正確的看待與父母產生的矛盾和沖突。
共同得出結論:架起理解的橋梁----學會理解
(設計意圖: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入手,更能夠抓住學生的心,引起學生的共鳴,并且能夠激發學生正確處理與父母之間矛盾和沖突的想法與熱情。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家庭矛盾,因為夸大與父母的矛盾,會在處理家庭關系時有抵觸情緒,妨礙溝通;看不到矛盾,會不在意解決與父母的矛盾,也不利于矛盾的解決和學生的進步。)
活動2: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這樣的事情應該怎么辦呢?(出示情景:媽媽偷看孩子日記)
媽媽:(幫孩子整理房間)孩子上中學了,不再象以前那樣什么都對我說了,也不和我撒嬌了,也不知道現在的孩子心理是怎么想的,唉……
這是什么?(原來是一本日記)
(媽媽拿起日記本,猶豫了一下,終于還是翻了日記)……
小楠:(手里拿著禮物,悄悄的)今天是媽媽的生日,我要給媽媽一個驚喜。
(推開門)媽媽,我回來了,祝您……(看見媽媽正在看自己的日記,表情瞬間凝固了,媽媽也因女兒的突然出現而愣在那里……)
問題1:小楠和媽媽之間可能會發生哪些故事?并分析其利弊。
問題2:在同學的回答中,適時的引出小楠應該怎么做,才能正確處理這件事,而且效果是最好的。
問題3:你最滿意的一次成功解決與父母矛盾的經歷。
問題4:請你總結與父母發生矛盾時候的正確做法。
在一系列的情景討論與親身經歷中,得出結論:(當我們與父母發生矛盾的時候:首先要冷靜下來,心平氣和地和家長商量。商量是溝通的.過程。通過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這樣,看似沖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溝通得好,我們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變父母的主意使我們如愿以償。)
(設計意圖:以一具體情境為導向,讓學生進行現實分析。不僅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從情感上讓學生體會如何正確處理與父母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并結合自己現實的做法,讓學生把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梳理,得出結論。)
出示處理家庭沖突六步法,供學生們學習和借鑒。
活動3:情景表演(小莉的故事)事先讓同學們閱讀資料,并且做好表演的準備,在課上找兩組同學,(一組男同學,一組女同學)表演不同的版本:一組是溝通失敗,另一組溝通成功。并讓班級其它同學在觀看表演的同時,總結兩組溝通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體驗在溝通的過程中應該掌握的基本要領。
組織學生交流自己平時溝通的經驗和體會。
有效溝通的基本要領: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關鍵;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換位思考;溝通的結果要求同存異。
(設計意圖:以情景表演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自主的探究所學內容,達到感悟過程、體驗情感、增強能力。在布置情景表演時,盡量引導學生全面考慮問題,精心設計表演的細節和溝通的語言。這樣同學們在觀看表演時,才能入情于景,形成自己的認知、感悟,進而把溝通的要領掌握,并落實到實際行動中。
在學生中交流自己平時的經驗和體會,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而且易于與新學內容共同構建適合學生自己的思維框架和知識框架。)
活動4:分小組討論與父母交往的竅門,每一小組請一位同學代表本小組發表組內最佳方案。
(以音樂“懂你”為背景音樂)
共同得出結論交往講藝術:贊賞父母,交往起來無煩惱。
認真聆聽,交往起來免誤會。
幫助父母,交往起來無障礙。
包容父母,在家庭交往中,與父母不必太計較。
我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提出相應問題,如學生在說到要學會贊賞父母時,我可以問:應該如何去贊賞父母呢?平時你是怎樣贊賞你的父母的呢?等等。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由被動的“聽”變為主動的“思”,積極的“講”,以期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面。小組內的交流,可以擴充學生的視野范圍。同學之間的交流也更具有說服力,因為那是他們現實生活中真實的體驗,生生之間的交流使課堂活躍,而且同學的熱情高漲。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等等。)
結束語:人生之路,從來就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在這如花的季節,也會碰上雨季的來臨,那就讓我們與父母攜起手來,共同為對方撐起一片晴空,搭起一座虹橋,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每一位同學都會有秘收獲,那就把它落實到實際中去!祝在座的各位家庭幸福。(在“相親相愛一家人”歌聲中結束本課教學。)
兩代人的對話教案 篇2
一、對應的課標內容
“我與他人的關系”中的“交往與溝通”部分:“學會與父母平等溝通,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以及可能產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二、教學內容
本框題主要內容為兩目:(一)架起理解的橋梁,講如何與家長溝通商量、溝通商量的要領;(二)交往講藝術,主講與父母交往的藝術,自己應有的胸懷。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探索解決親自沖突的途徑和方法,提高學生與父母溝通、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在家庭矛盾發生后會用合理、恰當的方法來解決矛盾,從而與父母和諧相處。
2、【能力目標】
學會與父母溝通,從而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問題處理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生的回憶和反省,體會父母深沉、無私的愛,從而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和為家庭付出的主動意識,增加與父母之間的感情,使雙方能夠互相理解和欣賞,培養學生尊重父母的品質,引發學生人生價值的思考。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引導學生學會與父母進行溝通,彼此袒露內心世界,進而達到相互理解,掌握溝通的正確方法,并學習雙贏的溝通策略,這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
五、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活動法,輔之以教師必要的點撥
六、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七、課前準備
教師:
1、了解班級學生基本的家庭關系,記錄特殊家庭的學生、與父母關系緊張的學生,以便在活動中給與更多關注。
2、記錄家庭關系良好的學生,以便有意識地讓他們在活動中充分發揮作用,給其他同學提供好的建議。
學生:回憶最滿意的成功解決與父母矛盾的經歷和最糟糕的解決與父母矛盾的經歷。
八、教學用具
多媒體
九、學情分析
社會的急劇變化,社會上的種種不良誘惑,家長對子女的高期待、嚴要求,學生面臨的復雜環境,面對的競爭壓力,使得學生的思想觀念發生很大的變化。這不可避免地表現于親子交往之中,這既有處于青春期學生正常發育所帶來的共性問題,也有每個學生面對的個性問題。代溝及學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導致家庭中的矛盾與沖突。家庭矛盾處理得好,學生會有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促進學生更快更好地進步;家庭關系處理得不好,會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甚至釀成悲劇。因此,從教育的角度,關注學生的家庭矛盾,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處理家庭沖突,是必要的。學生在不斷擴展的生活中,要學會與人交往,這是他們立足社會的基本功,而與父母的交往是學生練習交往的第一課堂。所以,思想品德課針對學生面臨的現實問題,要求安排這一教育內容。
十、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子女與父母的年齡差距,是造成兩代人隔閡的直接原因。產生代溝、出現隔閡怎么辦?可以肯定的是不能任其發展,那樣對自己和父母都沒有好處,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與父母平等地對話、溝通。怎樣溝通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具體的方法。
本課內容順接上一課時,主要是解決家庭矛盾、沖突的方法,從語言上進行過渡后,自然進入主題。
相信大家對于上文為大家所推薦的初二上冊政治教學計劃,一定仔細閱讀了吧,祝大家學習愉快。
兩代人的對話教案 篇3
一、概述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思想品德第二課第二框題:兩代人的對話。安排一課時,本課主要講述學生與父母溝通的程序及基本要領和主要策略學會遇到事情和父母溝通商量,對多種可能解決問題的方式進行選擇的能力,崇尚與父母平等。通過學習學生與家長的存在溝通不暢的題能夠得到解決。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學生掌握與父母溝通的程序及基本要領和主要策略。
2、過程與方法:通過課堂討論、模擬表演等活動,學生學會與父母溝通商量的;能對多種可能解決問題的方式進行選擇;能把握與父母交往的諸多策略;能家庭交往中得失利弊的權衡。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生崇尚與父母平等,體會父母對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確對待父母教育的情感。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1、經過上幾節課的學習,初二學生懂得親子交往的相關知識,這是每個學生面對的個性問題:學生都有個與父母有沖突的經歷。
2、代溝及學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導致家庭中的矛盾與沖突。如何與父母溝通技藝這是本課的難點之一。學生有這個能力處理好這個關系。
3、本課內容是學生所感興趣的,雖然學生知識認知水平不一,但是可以通過模擬活動有能力感悟親子的情感。
4、本班學生留兒童較多,他們與父母的關系不夠穩定,思想波動較大。
四、確定教學任務
引導學生學會與父母進行溝通,彼此袒露內心世界,進而達到相互理解進行溝通的正確方法,并學習雙贏的溝通策略。這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本課對課堂的模擬表演先作出布置,應該給學生提出要求,在準備扮演活動中整理自己的經驗和方法。教師要了解班級學生基本的家庭關系,以便在活動中給與更多關注和建議。讓學生回憶最滿意的成功解決與父母矛盾的經歷和最糟糕的解決與父母矛盾的經歷,通過直接強化等方法以進一步使兩代的溝通交往情感得到提升。
2、分別進行幾個與本課時密切相關的學生活動,利用多媒體,講授法與討論法相結合,通過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具體有:舉例法、討論法、演示法等。
六、教學過程流程圖(件結構圖暨演示型整合課件的課)
課件結構圖:
七、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媒體選擇分析表
知識點 學習
目標 媒體
類型 媒體內容要點 教學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結論 占用
時間 媒體來源
如何看待與父母的矛盾 知道 課件 子女要走進父母,親近父母,努力化解矛盾,與父母攜手同行。 b b 要親近父母,化解矛盾。 6′ 自制
與父母溝通的過程 理解 課件 冷靜—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 b b 學會遇事與父母商量。 4′ 自制
與父母溝通的基本要領 理解 課件 要領: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關鍵,換位思考是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求同存異是溝通的結果。 a c 要領:彼此了解,尊重理解、換位思考、求同存異。 5′ 自制
交往講藝術 理解
掌握 課件 贊賞父母,認真聆聽,幫助父母,與父母不必太計較。 b f 贊賞,聆聽,幫助父母,不必太計較。 5′ 自制
與父母交往的三字經 知道 課件 從父母誤解、打罵,嘮叨孩子以及孩子提要求和外出等6個方面展示。 j g 5′ 改編
①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分為:a.提供事實,建立經驗;b.創設情境,引發動機;c.舉例驗證,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確操作;e.呈現過程,形成表象;f.演繹原理,啟發思維;g.設難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開闊視野;i.欣賞審美,陶冶情操;j.歸納總結,復習鞏固;k.自定義。
②媒體的使用方式包括:a.設疑—播放—講解;b.設疑—播放—討論;c.講解—播放—概括;d.講解—播放—舉例;e.播放—提問—講解;f.播放—討論—總結;g.邊播放、邊講解;h. 邊播放、邊議論;i.學習者自己操作媒體進行學習;j.自定義。
演示型課件資源應用計劃表
(注:凡是需要用到信息化資源的知識點才需要填寫此表)
知識點 資源名稱 素材類型 水平 來源 使用時間 應用方式和作用
1如何看待與父母的矛盾 解決矛盾的流程 文本 理解 開發 2分鐘 情景導入,激發動機
2與父母溝通的過程 溝通過程 圖像+文本 識記 現有 5分鐘 自主閱讀,開闊視野
3與父母溝通的基本要領 溝通的基本要領 圖像+文本 識記 現有 2分鐘 情景導入,激發動機
4交往講藝術 交往的藝術 圖像+文本 理解 下載 5分鐘 自主閱讀,開闊視野
5與父母交往的三字經 三字經 圖像+文本 應用 現有 6分鐘 教師講解+全班朗讀
資源內容描述說明(請詳細說明此知識點信息化資源的主要內容,此表需要與教學設計緊密掛鉤,同時在收集、下載、處理和開發素材的過程中不斷修改與完善):
(樣式:資源名稱,主要內容)
1、解決矛盾的流程,文本,保存在素材文件夾下,名為“解決矛盾的流程”
2、溝通過程,圖像+文本,保存在素材文件夾下,名為“與父親的溝通”,尺寸233*214,類型:acdsee png,圖像大小:77.8kb
3、溝通的基本要領,圖像+文本,保存在素材文件夾下, 名為“基本要領”,尺寸1848*1842,類型:acdsee emf,圖像大小:6.08kb
4、交往的藝術,圖像+文本,保存在素材文件夾下, 名為“冒失鬼”,尺寸108*139,類型:acdsee jpeg,圖像大小:3.47kb
5、三字經,圖像+文本,保存在素材文件夾下, 名為“三字經”,尺寸1548*1342,類型:acdsee emf,圖像大小:8.78kb
說明:
1) 水平: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分為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
2) 名稱:為此知識點的信息化資源起一個名字
3) 類型:指圖形/圖像、視頻、音頻、文本、動畫(包括flash),或者上述幾類的組合,比如:“圖+文+聲”,注,可以自定義其它類型(一般以超級鏈接的形式來集成中演示型課件中),如認知工具類
4) 來源:開發、現有、現有需修改、下載
5) 使用時間:資源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時間
6) 應用方式:該資源在教學中如何使用?它起什么作用?
八、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ppt展示一張圖片:圖片左上方有一顆小紅心,喻示著孩子,圖片右上方有兩顆較大的紅心,喻示著父母,較小的心和兩顆較大的心通過一道架起的彩虹緊緊地靠在了一起。
教師:同學們,請看這幅圖片,如果說這顆小紅心是你們,這兩顆較大的紅心是你們的父母,怎么樣才能讓你們的心和你們的父母的心靠得更近呢?
學生:在中間架起彩虹。
教師:同學們答對了,就是在心與心之間架起一道彩虹,其實這道彩虹就是相互理解的一座橋梁。只要我們和父母之間相互理解、相互關愛,我們的心就會靠得更近,我們的家也會更加溫暖。好,今天我們學習第二框體《兩代人的對話》的“架起理解的橋梁”。
[講授新課]:
(一)、架起理解的橋梁(板書)
[活動平臺1]:ppt展示兩張圖片:一張是一幅和睦的全家福,另一張圖片內容是兩父子在爭吵。
問題:1、看了這兩張家庭照片后,你會怎樣形容這兩個家庭?
2、聯系一下你自己的家庭,你會如何描述你的家呢?
(教師請幾位同學發表自己的意見,同學發表意見。)
[活動平臺2]:結合課本第23頁的兩種不同觀點發表自己的意見:
女生:家不是說理的地方。俗話說的好,清官難斷家務事。
男生:家是愛的港灣,因為家里的矛盾易產生,也易解決,關鍵看我們怎樣對待。
(教師請幾位同學發表自己的意見,同學發表意見。)
教師總結:第一種觀點夸大了矛盾,認為家庭矛盾很難解決,甚至不可解決,對兩代人之間產生代溝(煩惱)的原因沒有正確認識,不利于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相互理解。第二種是比較積極的做法,正確看待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并想辦法解決,增進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由此可見,遇到家庭矛盾的時候,我們不能漠視,不能夸大,只有正視它的存在,并想辦法化解,家庭才能更和諧,做子女的要主動走進父母、親近父母,與父母攜手同行。
1.如何看待與父母的矛盾(板書)
(板書: 父母與子女之間容易產生矛盾和沖突
[活動平臺3]:初中生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飯后到同學家做作業,順便看會兒錄像。爸爸同意了,但要求她8點前回家。小冰想,現在已經快7點了,那么快就回來不合理!一時冒了火。(書本23頁)
問題:讓我們一起幫小冰正確處理這件事、尋求解決沖突的辦法
師生共同討論:
(1)如果你是小冰,爸爸沒有同意你到同學家寫作業、看錄像,你的心情會怎樣?同學會怎么評價你?
分析:不到同學家做作業、看錄像了,會導致對同學失信,自己也不滿意,由此還會遷怒于家長。
(2)如果按照家長的要求去做,你覺得會怎樣?
分析:按家長的要求做,這保證了安全和休息,可未必有時間看錄像,自己和同學都不能盡興。
(3)如果不理家長的要求,寫完作業,看完錄像再回來,爸爸會怎么想、怎么做?
分析:不理家長的要求,寫完作業、看完錄像再回來,這會讓家長擔心、著急,說不定到現場親自捉拿。
(4)你覺得最終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什么?是主動與父母商量,進行有效溝通,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還是其他別的辦法?
分析:與家長協商,雙方都做些讓步,可能雙方都滿意。
2、與父母溝通的過程(板書)
教師:從小冰這件事我們可以知道,當我們與父母矛盾時,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溝通。那么,我們該如何與父母溝通呢,首先,我們必須先冷靜下來。然后,心平氣和地與家長商量。商量就是溝通的過程。最后通過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
(板書:溝通的過程:
首先要冷靜下來
然后要心平氣和地與家長商量。
(商量就是溝通的過程。)
最終通過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
[閱讀感悟1]:“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者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
————毛澤東”
教師:在這里,商量溝通就是橋和船,這句話說明,當我們與父母發生矛盾的時候,要善于溝通。面對家庭沖突,一定要學會商量溝通,要知道商量溝通的具體辦法,掌握溝通的基本要領。
[相關鏈接1]:ppt展示書本24頁的相關鏈接的“處理家庭沖突六步法”
教師引導學生推理和學習“處理家庭沖突六步法”。
3、與父母溝通的基本要領(板書)
[活動平臺4]:小莉是獨生女,14歲生日前,本班幾個要好的同學和幾個小學同學都說要參加她的生日聚會,小莉也想利用這個機會與同學聊聊天,放松放松。可她的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上班又忙。(書本24頁)
模擬表演:
角色:小莉、同學甲、同學乙、小莉媽媽、小莉爸爸、
劇情:放學后,同學要參加小莉生日聚會, 小莉回家怎么爭取和家庭并不寬裕的父母達成共識。
要求:投入、能認真演繹角色
(教師請同學們分別模擬表演,并請表演的同學把自己表演的體會說給同學們聽)
教師總結:由此看來,與人交往時,了解對方需要什么最重要,對于對方所需要的不能主觀臆斷,否則會影響溝通交流,用在與父母的交往上,我們需要了解父母,理解其心愿,在交往中把最需要的東西拿給他們。當然最關鍵的還需要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只要相互尊重才平等交流,只有相互理解才能更好的溝通。理解父母就要學會換位思考,溝通的結果就是求同存異。
(板書:(1)溝通的實質:明辨是非、尋求最佳結果的過程。
(2)與父母有效溝通的基本要領:
彼此了解是前提,
尊重理解是關鍵,
換位思考是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
求同存異是溝通的結果。)
[相關鏈接2]:ppt展示書本25頁的相關鏈接的“與父母做好溝通的方法”:了解父母,溝通就有主動權。
敞開心扉,溝通起來無顧及。
笑口常開,溝通起來無障礙。
耐心解釋,溝通之中得理解。
換位思考,有效溝通不可少。
尊重理解,正常溝通是關鍵。
求同存異,溝通不要走極端。
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和了解一下這些方法。
(二)、交往講藝術(板書)
[閱讀感悟2]:母親在數落兒子,兒子一邊看書一邊聆聽教誨。忽然兒子問母親:“媽媽,一本內容枯燥冗長的書和說話羅嗦有什么區別?”母親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可以把書丟一邊,可是卻無法叫羅嗦的人閉嘴。”說完,母親突然恍然大悟。“啊!你是在嫌我羅嗦呀!”母子倆都笑了。兒子用幽默的方法不僅提醒了習慣嘮叨的母親,而且自然地避免了母子之間的沖突。
教師總結:這個小故事十分有趣,他給了我們一個啟示,那就是“交往講藝術”。只要在與父母交往中講究藝術,巧妙地運用一些技巧和方法,就能更好地化解矛盾,與父母相處得更加融洽。
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交往藝術的內容
(板書:(1)贊賞父母,贊賞中增進親情。
(2)認真聆聽,聆聽中獲得教益。
(3)幫助父母,用行動感動親人。
(4)在家庭交往中要寬容,與父母不必太計較。)
[相關鏈接3]:ppt展示書本27頁的相關鏈接的“與父母交往三字經”
教師引導學生齊讀一遍,讓學生學習和體會一下如何與父母相處。
[相關鏈接4]:ppt展示六個與父母交往的小方法。
“與父母交往的小方法”
第一招:“讀心術”。
大家要了解父母 ,孝敬父母。如在節日或父母生日時送點小禮物表達心意,或一同外出聯絡感情;多利用言語表達你的關心,如早上要向父母說聲“早上好”,外出時要向父母說聲“再見”,并交代預計回家的時間等。
第二招:“出擊”術。
每周主動跟父母一起做幾件事,邊做邊交流;每天可在飯前飯后,和父母主動談談自己的學校、老師和朋友,高興的事或不高興的事,讓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樂。
第三招:“責任”術。
除讀書學習外,還要積極協助父母做家務,主動分擔一些家庭責任,比如洗碗、倒垃圾、擦地板等。
第四招:“道歉”術。
如果有些事情是你做得不對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要主動道歉,這樣會得到父母的理解。
第五招:“寫信”術。
如果直接和父母對話,可能會惹他們生氣,或者沒有和父母對話的機會,你可以用寫信的方式,在信中寫出事情的真相、自己的心情,以及對父母的希望等。
第六招:“協議”術。
與父母協商簽訂溝通協議書,在協議書中,除了對自己提出要孝敬、尊重父母的要求外,也對父母正確養育教導孩子的行為做出要求,并隨時在家庭生活中進行監督。
教師向學生逐一介紹這六個與父母交往的小方法。
[課堂總結]:(依板書作結)
(一)、架起理解的橋梁
1.如何看待與父母的矛盾
父母與子女之間容易產生矛盾和沖突
2、與父母溝通的過程
溝通的過程:
首先要冷靜下來
然后要心平氣和地與家長商量。
(商量就是溝通的過程。)
最終通過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
3、與父母溝通的基本要領
(1)溝通的實質:明辨是非、尋求最佳結果的過程。
(2)與父母有效溝通的基本要領:
彼此了解是前提,
尊重理解是關鍵,
換位思考是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
求同存異是溝通的結果。
(二)、交往講藝術(板書)
(1)贊賞父母,贊賞中增進親情。
(1)認真聆聽,聆聽中獲得教益。
(3)幫助父母,用行動感動親人。
(4)在家庭交往中要寬容,與父母不必太計較
[布置作業]:
1、如何化解與父母的矛盾?
2、日常生活中如何與父母相處,你有何好妙招?
九、教學評價設計
課堂學習成果評價量表
班別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評價項目 評 價 標 準 等級(權重)分 教師評
優秀 良好 一般 較差
知
識與技能 掌握學生掌握與父母溝通的程序及基本要領和主要策略 10 8 5 3
通過課堂討論、活動,學生學會與父母溝通商量的能力 10 8 5 3
能對多種可能解決問題的方式進行選擇的能力 10 8 5 3
把握與父母交往的諸多策略的應用能力;家庭交往中得失利弊的權衡能力。 8 6 4 2
操作技能 熟悉運用網絡獨立收集、分析、處理和評價信息的方法 10 8 5 3
積極參與學生合作討論與交流 10 8 5 3
能制作ppt,將搜集到的材料用ppt清楚的展現出來,而且比較有創新 10 8 5 3
情感態度 學生崇尚與父母平等,體會父母對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確對待父母教育的情感。 10 8 5 3
十、幫助和總結
1、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學生討論等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輔導。
2、“展示六個與父母交往的小方法”這內容是本課學習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指南,學生能夠踐行好,就是對課堂的最好回報。教師應該在課后給予拓展知識指導,就可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