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物質的溶解性(第一課時)
生:影響食鹽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或其近似的)
師:問題出來以后,我們就要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積累的經驗來進行猜測和假設。
生:可能和水溫的高低有關;可能和食鹽的粗細程度(顆粒大。┯嘘P;可能和水的質量與食言的質量比有關;還可能和攪拌與否有關。[板書]
師:大家又是怎么想到的?
生:沖奶粉的時候一般都用熱水,說明……;沖的時候,還要攪拌一下,說明……還有市場上出售的需要沖、泡的飲料。多數是研成細細的粉末,很少見到是大塊大塊的固體。
師:經過同學們的互相補充,大致形成了這么幾種猜測,但生活中的經驗不等于科學結論,要知道這些猜想是否與事實相符,我們需要親自驗證一下,但在動手實驗之前,我們還要怎么樣?
生:設計實驗方案
師:對。但老師有一個小小的疑問,這個溶解快慢該怎樣判斷呢?
生:溶解時間。時間越長表明溶解越慢,時間越短表明溶解越快。
師:大家可以回頭看一下,實驗室的后面有一面鐘,大家可以根據它來判斷時間的長短。下面我們就以猜想(1)為例,若我們要檢驗攪拌到底是不是影響食鹽溶解快慢的因素,我們具體該怎么做,大家可以討論一下,以前后兩桌四人小組為單位,設計一個實驗方案。
生:兩杯水,一杯攪拌,一杯不攪拌,看哪杯溶解得快?
師:實驗過程中,如果我們發現攪拌的那一杯溶解所需的時間短,就可證明攪拌能夠加快食鹽溶解
的速度。如果時間一樣,則證明……但大家有沒有考慮過,我們在研究“攪拌”這個因素時,對于水,對于食鹽有沒有什么要求?
生:兩杯水一樣多,食鹽質量也一樣,水溫也應該相同。
師:為什么呢?
生:…… 水——————— ——食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