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植物與土壤
有人統計:正在抽穗的一株黑麥的根系具有1381萬條根和140多根億條根毛。
【問題】植物的根是否在如何情況下,都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呢?
實例:當作物施了過多的肥料時,作物反而發生萎焉現象。這表明作物體內的水分減少了。為什么?
【實驗】植物細胞失水的實驗
實驗現象:在清水中的青菜沒有出現萎焉現象,在濃鹽水中的植物出現了萎焉現象。
結論:植物細胞細胞液的濃度只有在高于土壤溶液的濃度時,植物的根才能吸水。
【思考】有無其它方法證明根毛確實必須在土壤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時才能吸水?
腌制青菜時,青菜失水;海水漫入農田,作物萎焉等。
正常情況下,植物根毛細胞的細胞液中營養物質的質量分數一般高于土壤溶液的質量分數,因此它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若施肥過多,土壤溶液的質量分數會超過根毛細胞液內的質量分數,細胞就會失水過多而發生“燒苗”現象。
當土壤溶液的濃度高于細胞液的濃度時,植物細胞失水;當土壤溶液的濃度低于細胞液的濃度時,植物細胞吸水。
三、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
1、植物的生長除了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外,還需要無機鹽。
【實驗】配制四種營養液,觀察植物在營養液中的生長。
實驗現象:在分別缺乏氮、磷和鉀元素的培養液中,植物的生長狀況不同,分別出現生長異常。當分別按標準添加含氮、磷和鉀的化合物后,植物的生長慢慢恢復正常。
實驗結論:植物的生長需要無機鹽,不同的無機鹽對植物生長起不同的作用。
2、植物和環境是相互影響的。
植物可以幫助土壤積累有機物,農林業生產也會對土壤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1)過多施肥會使土壤板結,改變土壤的結構。
(2)“水華”現象介紹
水華 (water blooms)是淡水中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只是僅由藻類引起的,如藍藻(嚴格意義上應稱為藍細菌)、綠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營養化!八A”發生時,水一股呈藍色或綠色。這種在自然界就有的“水華”現象,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就有記載。在自然界中它們很快消失,并沒有給水產動物和人類帶來危害。
淡水中富營養化后,“水華”頻繁出現,面積逐年擴散,持續時間逐年延長。太湖、滇池、巢湖、洪澤湖都有“水華”,就連流動的河流,如長江最大支流----漢江下游漢口江段中也出現“水華”。淡水中“水華”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飲用水源受到威脅,藻毒素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類的健康,藍藻“水華”的次生代謝產物mcrst能損害肝臟,具有促癌效應,直接威脅人類的健康和生存。此外,自來水廠的過濾裝置被藻類“水華”填塞,漂浮在水面上的“水華”影響景觀,并有難聞的臭昧。
【閱讀】植物營養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