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水是常用的溶劑
投影:以下四句話錯在哪里?
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鈉,所以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
2.在10℃時,燒杯內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銨,所以硝酸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
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鉀,所以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75g。
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硝酸鉀,所以硝酸鉀在這溫度下的溶解度是124。
講述: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里溶質含量的多少,人們還常常把溶液分成濃溶液和稀溶液。飽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濃溶液,而不飽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呢?
板書:三、濃溶液、稀溶液與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關系
演示:實驗
在各盛有10ml水的兩支試管里,分別加入2g食鹽和0.1g熟石灰,振蕩,觀察現象。
提問:請學生描述實驗現象
講述:室溫下,2g食鹽完全溶解在10ml水中,得到均一、透明的溶液,此溶液雖然是不飽和溶液,但它是濃溶液。而另一支試管內,0.1g熟石灰卻不能完全溶解,試管內上層澄清溶液是熟石灰的飽和溶液,但它是稀溶液。
板書:結論: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同一種溶質的溶液,在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比不飽和溶液要濃。
板書:
3、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g水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例如,在20℃時,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食鹽,就是說20℃時食鹽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100g。s=36g
小結:本節學習了飽和與不飽和溶液的定義及其相互轉化。討論了濃溶液與稀溶液的概念,重點掌握飽和溶液的概念。
作業
附1:課堂練習一
1.如何判斷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飽和?
2.在一定溫度下,向100克食鹽飽和溶液中加入3克食鹽,充分攪拌后,溶液的質量變為103克,此說法對否?為什么?
附2:課堂練習二
3.將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轉化成不飽和溶液,可采取什么方法?
4.有一瓶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欲使其成為飽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
附3:課堂練習三
下列說法是否正確?為什么?
5.濃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6.在一定溫度下,食鹽的飽和溶液比其不飽和溶液濃。
7.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在一定量的溶劑里,食鹽的飽和溶液比它的不飽和溶液要濃
b.濃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20℃時的硝酸鉀飽和溶液,當溫度升高到60℃時,其它條件不變,該溶液還是飽和溶液
d.對同一溶質的溶液而言,在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比不飽和溶液要濃
3.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是 :
a.非常濃的溶液 b.很稀的溶液
c.增加該溶質,溶質還能繼續溶解的溶液 d.增加該溶質,溶質不能繼續溶解的溶液
3、通過“比較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實驗,讓學生探究得出不同我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從而導出“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對于溶解度的概念,要求學生知道溶解度表示一定溫度下某種物質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大小,要求能夠理解和查閱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不要求進行有關溶解度的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