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2、20℃時,10克食鹽溶解在100克水中,所以20℃時食鹽的溶解度是10克。( )
3、20℃時,100克食鹽溶液里含有10克食鹽,所以20℃時食鹽的溶解度是10克。
4、在20℃時,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3、3克氯化銨,則氯化銨的溶解度是33、3克
5、在20℃時,100克硝酸鉀飽和溶液里含硝酸鉀24克,則硝酸鉀的溶解度是24
2、物質的溶解性等級:
20℃時的溶解度 大于10克 1-10克 0.01-1克 小于0.01克
溶解性等級 易溶 可溶 微溶 難溶
說明:所謂的易溶、可溶、微溶、難溶時相對的。自然界沒有絕對不。習慣上稱作“不溶”的物質,只是溶解度很小,一般忽略不計而已。
【探究】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一、提出問題: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二、建立假說: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我們猜測:
猜測1:溶解度可能與溫度有關
猜測2:溶解度可能與 壓強 有關
猜測3:溶解度可能與 溶劑 有關
猜測4:溶解度可能與 固體本身 有關
三、設計實驗進行檢驗:(控制變量法)
目的 驗證溶解度是否與溫度有關
條件控制 溫度不同,溶質、溶劑一樣
實驗方案 (1)稱量一定質量的硝酸鉀固體m克,在室溫下用一定量100克的水配制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剩余n克。即溶解度為m-n克。升高溫度,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可以繼續溶解硝酸鉀,稱量剩余的硝酸鉀為p克。即溶解度為m-p克。
(2)或配制較高溫度時的硝酸鉀飽和溶液,降溫進行
實驗數據 m克,n克,p克,100克
結論 對于同一種溶質,溫度改變,溶解度改變
通過幾次實驗,影響固體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質和溶劑的性質(內因)
溫度(外因)
4、 溶解度曲線:以溫度為橫坐標,溶解度為縱坐標形象地看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情況。
不同的物質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是不同的
【1】大多數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1)影響很大,如硝酸銨,硝酸鉀,硝酸鈉等,表現為曲線陡 (2)影響不大,如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銨,表現為曲線平緩
【2】極少數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如氫氧化鈣
【補充】溶解度曲線上的各點的意義。
5、 溶質的質量分數
1、溶質的質量分數是一種溶液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即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質的量。
公式: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
=溶質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
(常用小數或百分數表示)
明確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溶劑、溶液的關系:
溶質的質量 不變 不變 增加 減少
溶劑的質量 減少 增加 不變 不變
溶液的質量 減少 增加 增加 減少
溶質的質量分數 變大 變小 變大 變小
【例題】見書本
【練習】
說明:(1) 計算有四種類型:
㈠已知溶質的合溶劑的質量,求溶質的質量分數
㈡計算配制一定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溶液所需溶質合溶劑的質量㈢溶解度與此溫度下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
㈣溶液稀釋或濃縮合配制的計算
(2)溶液通常是用量筒量取體積來計算的,要注意溶液體積與質量之間的換算,即密度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