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文檔設計──報頭的設計》教學設計
學生討論。
設計意圖:讓學生討論解決方法,同時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夠選中文檔中的多個不同對象,使其組合成一個對象。
教學方法:
問題引導。
探究學習:
請學生研究組合各對象的方法。
1.閱讀課件的操作說明;
2.重點探究如何選定報頭中的所有對象,并組合對象。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探究學習,學會組合對象。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逐步學會自主發現、自主探索的學習方法。
教學方法:
主體嘗試、主體歸納、
小組合作。
教師小結演示:
演示組合的方法:單擊“繪圖工具欄”的“選擇對象”按鈕—拖動鼠標選定所有對象—右擊鼠標—選擇組合。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讓層次的學生都學會組合的方法。
教學目標:
教學方法:主體歸納法
作業與實踐
(做)以個人為單位,設計本單元中已選題的電子小報報頭部分。
學生動手實踐設計報頭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學會綜合運用信息技術的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
小結
教師小結:本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小報報頭的制作,如果要想制作出更多精美的作品,我們還需要多注意觀察留意周圍的生活,比如廣告牌、各種宣傳冊等,學習他們的設計理念和搭配方式。
【教學反思】
一、教學目標的設置與落實
《華師大新版信息科技(初中)教材說明》中,第三單元電子文檔設計單元的要求是讓學生了解制作電子板報的規范性,掌握頁面設置的技巧;并通過利用藝術字制作報頭及文章標題的過程,了解電子板報報頭中的各個要素并掌握藝術字的制作方法,這個單元的教育價值是讓學生在原有學習基礎上,發展學生自主探究未知知識與技能的能力,培養學生制定項目活動計劃、并進行修改和完善的能力。在設置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時,我明確了教材的要求,并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從三個維度來考慮教學目標。從教學實施的效果來看,教學目標得到了落實,知識與技能目標方面,學生對報頭的作用有了較好的理解,在制作作品時學生也能把握報頭的幾大要素,能應用藝術字文本框圖形圖像修飾報頭,能選中多個對象并組合成一個對象。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小組自主探究學習實踐,了解了這種學習方法,多數學生能在評價中思考制作精美報頭的方法,能進行反思總結。通過實踐,學生能設計小報報頭,有一定的規劃能力。由于學生的層次差異,報頭設計的成果差異也較大,能力強的學生設計的報頭新穎獨特有美感,能力稍弱的學生報頭作品一般會具備報頭設計的要素但修飾效果稍平淡些,在評價的時候,我注重看到學生本身的進步,而不是將差生和優生進行對比,對能力較弱的同學要給予肯定,同時提出建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貫穿于整個教學中,逐步實現。
二、教學實施過程的反思
我本節課的設計主要是通過讓學生觀察──討論,了解電子小報報頭的制作要素,并理解小報報頭的作用,再通過評價報頭、美化報頭自主活動,讓學生了解制作精美報頭的技巧,之后通過問題引導──自主探究讓學生學會組合多個對象的方法,最后通過實踐讓學生在自己設計的小報中應用報頭制作技巧。
在教學過程中,多數學生對制作精美報頭還是充滿了期望的,也很樂于嘗試設計報頭,我感到這節課學生受益最大的是在自主探究中發現美化報頭、制作報頭的方法。為了在實踐結束后,促使學生更深入的理解各知識點,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動力,我采取了評價激勵法。在教學子任務完成后,我通過展示作品,及時評價學生的勞動成果,把信息及時反饋給學生。事實證明這種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尤其對部分學習較差的同學,及時的肯定能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還有部分學生平時調皮,精力容易渙散,我在學習過程中及時關注他們、肯定他們、并給他們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