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遮罩動畫》教學設計
整堂課學生的參與度比較高,掌握的情況也比較好,但是最后的作品展示點評的時間還要稍多一點,讓學生自己來展示,積極性應該會更高。
對**老師《神奇的遮罩動畫》一課的點評
**老師的“神奇的遮罩動畫”一課,是順德區教研室編寫的“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試驗區實驗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flash動畫”中的內容,是一節學習flash動畫中“制作遮罩動畫”的新課。
在xx年教育部頒布《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初中階段的目標之一是:學會應用多媒體工具、相關設備和技術資源來支持其他課程的學習,能夠與他人協作或獨立解決與課程相關的問題,完成各種任務。這里特別強調信息技術是一門立足實踐、注重協作、高度綜合的課程。根據國家綱要和學校具體要求,**老師的這節信息技術課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和校本要求的理念和精神,在教學上大膽創新、精巧設計,取得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該課的設計以欣賞電影中望遠鏡片段作教學引入,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將生活中的望遠鏡效果與動畫中的望遠鏡效果進行橫向對比,引出遮罩概念和制作過程,教學引入和教學過程自然、流暢。
教學中的“情境引入”、“對比分析”、“樣例學習”、“基礎練習”、“鞏固練習”、“進階挑戰”、“作品交流與評價”等環節設計巧妙、層層相扣。再現生活情境的實例如:探照燈、古詩呈現、水波漣漪、地球自轉等,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使學生由欣賞、模仿逐步過渡到嘗試自主探究和創作。教學中還特別注意學生的差異性,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難度的參考樣例及演示錄像,滿足其不同的需求,并提出了不同的教學要求,使全體學生都得到應有的發展和提高。
因此,這是一節集欣賞、情景、創作、探究和評價于一體的比較有特色的課,在如何突破信息技術教學難點方面作了一次大膽的嘗試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