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走進音樂世界八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日本音樂注重對“余韻”的追求,一方面是在延音的各種處理上表現出自然狀態(不夸張);另一方面,在樂曲、樂句的結束上也表現出自然的弱收狀態,如雅樂結束時的遞減樂器漸收法。
另外,日本人對蒼勁、古樸甚至粗獷、原始聲音有著特別的愛好。如對三味線樂器的偏愛。他們還在此樂器上安裝一種名為“沙瓦利”的裝置來獲得一種蒼老、古樸的音色;在聲樂演唱中,他們喜愛暗啞、枯淡的音色,為了獲得沙啞的聲音,他們不惜練習到嗓子充血,義太夫節的演唱中,甚至女生降低八度或男生提高八度進行演唱。
2)哀婉之情
日本音樂中的哀婉之情表現為一種悲涼的氛圍,那種滄桑、暗啞的特點。不僅體現在琵琶、箏、三味線等弦樂器,橫笛、草案、星等管樂器中,甚至連打擊樂器也不例外。胡弓的那類似人聲如泣如訴的音色,可以說是這種悲涼音色的代表;箏的押弦,三味線的滑奏等余韻的演奏法,歌唱上特殊的發聲法,日本都節音階都使得日本音樂那種悲涼、傷感的色彩被進一步強化。
8、朝鮮傳統音樂以沒有半音的5聲音階為基礎。按照其主音及音程結構的不同可以分為兩種調式音階。一種叫作平調,在以漢城為中心的中部地區和以平壤為中心的西道地區的民間音樂常用,它相當于中國徵調式音階,當曲調下行時偶爾插入#fa音以增加音樂的變化。具有大調的性質,其旋律色彩比較明朗。另一種叫界面調,它為南方的民間音樂常用,相當于羽調式音階,小調特點鮮明。其旋律進行較多起伏,情緒略帶感傷,在一些說唱和器樂曲中,si作為色彩音也常用于旋律下行中。除此之外還有少數角調式的民謠。
朝鮮音樂一個帶普遍性的鮮明特點是旋律中常常出現4度和2度音程的接續進行。在朝鮮豐富多彩的音樂中還有各種不同的音程結合樣式,例如以8度、9度大跳表現昂揚豪邁的情緒,以3度、4度、5度的連續上行推進表現難以抑制的情感沖動,或者環繞調式主音或骨干音作螺旋式的上下移動,使音樂更加委婉曲折。
朝鮮音樂中以“長短”這個詞來表達節奏的意思,音符的長短來源于朝鮮語中音節的長短。朝鮮民族音樂具有明顯的3拍子的傾向,即使是6/8、12/8、6/4這些復拍子也是按3拍子的原則來處理的。以此為基礎再加上強弱位置的不同安排,使音樂節奏變得更加富于變化。
朝鮮音樂多使用行板速度,而一些民謠在結束時往往轉為快板,慢板的樂曲極為少見。
朝鮮傳統音樂分為古典音樂(又名正樂)和民間音樂(又稱民俗樂)兩大門類。古典音樂又包括用于祭祀和宴會的唐樂(從中國傳入)、鄉樂(朝鮮固有的)和軍樂。民間音樂分為農謠、抒情謠、風俗謠、歌樂、說唱、和散調。民間音樂中聲樂占多數,大部分是勞動人民廣泛傳唱的民歌,少數是在上層階級和知識分子中流行的聲樂體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欣賞印度歌舞,引導學生體會印度現代音樂的明快和具有生活氣息
二、欣賞學唱印度音樂
1、介紹印度地理及種姓制度的歷史,引導學生了解印度最底層的人民的痛苦生活
2、介紹印度電影《流浪者》,欣賞其中拉茲之歌的錄象,引導學生體會歌中笑中帶淚的情感
3、欣賞印度民歌《流浪者之歌》,分析其與拉茲之歌的異同,體會樂曲在描繪流浪生活時的痛苦及樂觀的精神
4、學唱樂曲歌譜,注意裝飾音和變音,體會音樂獨特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