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走進音樂世界八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5、欣賞〈印度國風光〉,感受拉格的特點,教師講解拉格與塔拉
6、欣賞錄象介紹印度的民間樂器“西塔爾”和“塔不拉”,聆聽這種樂器的音色,與吉他進行比較
7、欣賞印度舞蹈片段,學習幾個基本的舞蹈動作
(三)欣賞巴基斯坦民歌〈美麗的國土〉
1、欣賞樂曲,體會樂曲與印度音樂的相同之處
2、輕聲唱譜,引導學生體會巴基斯坦民歌的曲式結構(帶再現的三步曲式)
(四)演奏孟加拉歌曲〈道路〉
1、欣賞歌曲,體會其與印度音樂文化的淵源關系
2、將曲譜移至f大調,用牧童笛吹奏
3、布置作業,下周檢查
(五)欣賞學唱〈星星索〉
1、欣賞樂曲,同時了解什么是克隆鐘音樂,它是葡萄牙民歌和印尼民族音樂結合的產物
2、學唱伴奏聲部,跟隨錄音演唱伴奏,體會歌曲旋律一松一緊的節奏音型,引導學生在美的享受中產生豐富的聯想
(六)欣賞學唱〈梭羅河〉
1、欣賞樂曲并進行討論,比較一些以河流命名的歌曲(如〈長江之歌〉)與〈梭羅河〉在音樂和意境上的異同
2、跟隨伴奏哼唱歌曲
(七)欣賞鋼琴曲〈塔〉,引導學生了解在這首作品里音樂家借鑒和發展了民族民間音樂,讓傳統的音樂成為別具一格的帶有現代色彩的音樂
(八)學唱〈竹舞〉
1、教會學生菲律賓音樂的基本節奏,注意每一句的第一拍的休止符
2、打著拍子學唱樂譜,再加入歌詞
3、欣賞我國海南島黎族的竹舞錄象,引導學生體會舞蹈的歡快活潑的風格
(九)欣賞日本音樂
1、欣賞喜多郎的音樂〈kokoro〉,引導學生體會日本現代音樂風格
2、欣賞歌曲〈櫻花〉,體會歌曲歡快的情緒
3、觀看日本歌舞錄象,使學生有直觀的感性認識
4、學唱〈櫻花〉,引導學生把曲中各個音重低到高排列,告訴學生這是日本民歌的調式,稱為“都節調式”
5、引導學生自己處理歌曲的強弱和音色及力度
6、欣賞日本傳統器樂曲〈五木搖籃曲〉,主要聽辨“都節調式”在樂曲中的風格
7、聆聽用日語演唱的〈荒城之月〉,感受日本傳統器樂曲經加工提煉成為現代歌曲后的不同風格
8、學唱〈荒城之月〉,分析樂曲的曲式結構(aa’ba’)和〈櫻花〉多樂句組成的一段體民歌的不同
(十)學習欣賞朝鮮歌曲
1、學唱朝鮮歌曲〈阿里郎〉,表現歌曲的情感并分析歌曲的結構
2、欣賞女聲獨唱〈阿里郎〉,體會歌曲內涵,學習與朝鮮相關的文化知識
3、有感情的唱好〈阿里郎〉,體會朝鮮音樂中三拍子的特點
4、欣賞錄象,引導學生了解朝鮮民族樂器的音色和演奏特點
5、欣賞電影〈賣花姑娘〉的片段,了解電影中人物的命運,體會其痛苦的心情
6、跟隨教師的鋼琴伴奏學唱歌曲〈賣花姑娘〉,有感情的進行演唱
(十一)教師小結:亞洲各國都具有其風格迥異的民族民間音樂和深厚的文化傳統,他們與我國一衣帶水,了解他們的音樂,為我們帶來具亞洲風格的音樂藝術享受。
第四單元 名家名曲
教學目標:
1、通過介紹中國早期“學堂樂歌”創始人李叔同等四位音樂家的作品,讓學生從近代音樂史的角度了解20世紀初中國社會的狀況
2、通過欣賞學習歐洲巴羅克時期的優秀音樂作品,讓學生廣泛接觸與了解古今中外的名家名曲,力圖全方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教學內容:
1、欣賞李叔同,蕭友梅,趙元任,劉天華等音樂家的藝術作品
2、欣賞亨德爾和巴赫,海頓,莫扎特的音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