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在地圖上辨認地面的高低起伏
三、分層設色地形圖(板書)
這張中國地形圖,為了使同學能清楚看到地形的變化,采用不同顏色表示不同高度的方法。這種地形圖叫分層設色地形圖。
[讀圖示范]根據地圖上的高度表,給學生示范讀出下列地區的海拔,并注意講清讀圖的步驟。(華北平原:50—200米,黃土高原1000—xx米,青藏高原>4000米。)
[練習]完成課本第22頁“做一做”中的練習。
[提問]你想一想分層設色地形圖是怎么繪制的?(先按要求畫出幾條,例如200米,500米,1000米等等。然后在各條等高線之間涂上不同的顏色來表示幾個不同的高度。)
[提問]等高線地形圖與分層設色地形圖各有什么主要優缺點?(等高線地形圖優點是詳細準確地表示地面起伏狀況,但過于復雜,一般情況不需這樣精確。分層設色地形圖的優點是能明顯地反映出地形起伏的特征,但是不夠精確和詳細。在我們地理課上常使用分層設色地形圖。)
過渡 無論等高線地形圖,或是分層設色地形圖雖然都能反映某一區域的地形起伏特征,但是總不能非常直觀地看71出地形的變化。為了更清楚地看出地形的變化,我們常常要繪制地形剖面圖。
四、地形剖面圖(板書)
1.地形剖面圖的制作。
[展示掛圖] 一幅自制的簡易等高線地形圖。
[教師演示] 教師講解演示,將此等高線地形圖的兩點a、b一線的剖面圖繪制在黑板上。(注意講清方法、步驟。)
[練習]讀課本第22頁圖2.14“地形剖面圖的繪制方法”,判斷地形剖面圖上最高山頂和鞍部的海拔。(給出答案,并說明地形剖面圖能更直觀地反映地形的變化)。布置作業 自己制作一個等高線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