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分布和溫度帶
教學目的
1.了解并掌握我國冬夏季氣溫的分布特點及冬季0℃等溫線所穿過的地區;理解氣溫分布特點的形成原因;掌握溫度帶的劃分標準及分布。
2.通過學習氣溫分布特點,培養學生使用等溫線圖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氣溫分布特點成因的學習,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氣溫及溫度帶的講解,使學生更加體會我國疆域的遼闊,氣候資源的優越,從而為祖國大好河山而自豪的情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節重點:1.冬夏季氣溫分布的特點及成因。2.溫度帶的劃分及分布。
本節難點:生長期和積溫等概念的理解及溫度帶的具體分布。
教學方法 講解法與練習法相結合。
教具 一、七月等溫線圖,溫度帶的劃分圖,三地在冬至日和夏至日太陽高度和晝長時間表(投影片)。
課時 2課時。(第一課時講到冬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及成因;第二課時講溫度帶的劃分及分布。)
教學提綱
一、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
1.特點
2.原因
二、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
1.特點
2.原因
三、溫度帶
1.生長期和積溫的概念
2.劃分溫度帶的依據
3.溫度帶的分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有親身的感受,每當冬季來臨的時候,天氣變得十分寒冷,夏季到來時,天氣又變得十分溫暖。大家知道,我國國土遼闊,南北跨度很大。那么,我國南方和北方氣溫有沒有差別呢?如果有的話,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學習新教材
[閱讀思考] 結合課本第43頁插圖,閱讀課本第一、二自然段,說明哈爾濱和廣州氣溫有什么不同?
第二節 氣溫分布和溫度帶[板書]
一、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 [板書]
[教師歸納] 同是除夕之夜,北國的哈爾濱冰天雪地,十分寒冷;而南國的廣州卻鮮花斗艷,溫暖如春。這一自然現象充分說明,同是冬季,我國南方和北方氣溫相差懸殊。
[讀圖練習] 讀“我國一月平均氣溫圖”回答下列問題:
1.秦嶺-淮河一線平均氣溫大約是多少度?
2.從秦嶺-淮河一線往北,氣溫變化趨勢如何?最北端氣溫是多少度?從秦嶺-淮河往南氣溫變化趨勢如何?最南端氣溫是多少度?我國冬季南北溫差是多少度?
[教師歸納]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冬季0℃等溫線穿過的位置。從此線往北溫度越來越低,黑龍江省最北端的平均氣溫大約是零下32℃左右。從此線往南氣溫越來越高,最南端的南海諸島氣溫大約是16℃。我國南北之間的溫差約為48℃。
[提問] 請同學概括一下我國冬季氣溫分布有何特點?
1.特點: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相差懸殊。越往北氣溫越低,越往南氣溫越高。 [板書]
2.成因 [板書]看“冬至日三地太陽高度,晝夜長短”投影片。
從圖表可以看出緯度越高,太陽高度越小,白晝時間越短,接受的太陽熱量越少,因此溫度就越低,天氣越寒冷;相反越向南氣溫越高。
[提問] 從冬季風形成的源地和風向考慮,分析冬季風對我國南北方氣溫有何影響?
[教師歸納] 我國北方距冬季風源地近,受寒冷氣流影響強烈,加劇了北方的寒冷。又由于南方距冬季風源地遠,又受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和南嶺高大地形的阻擋,使得冬季風的勢力越來越弱,甚至云南的南部、廣東的雷州半島、中國臺灣南部、海南省基本上不受冬季風影響,所以氣溫高。
二、夏季氣溫的分布特點 [板書]
[讀圖練習] 讀《我國七月平均氣溫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