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水的溫度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
1、 根據不同的測量范圍和使用需要,人們設計制作了不同的溫度計。測量物體溫度時要根據不同測量對象,選擇合適的溫度計。
2、對一個物體來說,物體失去熱量,溫度下降,物體獲得熱量,溫度上升。通過測量一個物體的溫度變化可以知道這個物體失去熱量還是獲得熱量。
過程與方法:
1、觀察不同溫度計的測量范圍,選擇合適的溫度計(刻度范圍在-20℃——110℃)用于測量水的溫度。
2、間隔相同時間連續測量和記錄4杯不同冷熱的水的溫度。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在觀測、記錄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認真、細致的態度。
【教學重點】測量水溫的步驟、方法。
【教學難點】間隔相同時間連續測量水的溫度
【教學準備】
小組:4杯不同冷熱的水(自來水、溫水、熱水、熱水瓶里剛倒出的燙水),4支水溫計(刻度范圍在-20℃——110℃),水溫測量記錄表(參考書p46)
全班: 其他各種式樣、不同用途的溫度計若干(氣溫計、體溫計、高溫計等)
【教學過程】
一、測量水溫的方法
1、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溫度計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用溫度計來測量水的溫度。
板書:測量水的溫度
2、師:書p45展示了一些溫度計(氣溫計、數字溫度計、體溫計等),你還知道哪些溫度計呢?
3、師:要測量水的溫度,我們必須要有合適的溫度計,該選擇怎么樣的呢?
4、學生討論交流后師小結:一般來說,液體水的溫度會在0℃——100℃之間,所以,要測量水的溫度,需要選擇測量值在0℃——100℃范圍的溫度計。
5、師:有了合適的溫度計之后,我們可以直接測了嗎?我們要如何來測量水溫呢?請大家一起來看一下p45的插圖和方法。(學生閱讀)
6、師生共同明確方法。教師邊講解邊演示:
(1)手拿溫度計的上端。(2)將溫度計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與壁。(3)視線與溫度計液面持平。(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時讀數。(5)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的水。
介紹完了之后,請學生想想為什么要這樣操作,如果不按照這樣的要求操作,會出現什么情況?(歸納:(1)——上端比較好操作,拿中間會擋住刻度,拿玻璃泡會造成所測的不是水的溫度。(2)(5)——如果碰到容器或讀數時離開液面,測量的就不是水的溫度了。(3)——俯視或仰視會造成讀數偏大或偏小。(4)——沒有穩定時測出的溫度不準。)
二、測量水的溫度
1、師:清楚了測量的方法之后,我們就要來實際操作一下,比一比哪個小朋友學得最快。老師為每個小組都準備了四杯水, 1號杯內裝的是自來水,2號杯內裝的是溫水、3號杯內裝的是燙手的熱水,4號杯內裝的是剛從熱水瓶里倒出的熱水。我們來比一下哪個小組測量的溫度既快又方法準確,及時記錄在p46的表格中,同時要小心熱水燙手。開始吧。
水溫的測量記錄
自來水的溫度
溫水的溫度
燙手的熱水的溫度
剛從熱水瓶里倒出的熱水
2、學生測量后匯報。
(預設:通過交流能發現個小組測量同一種水的溫度有差異。)
討論:這些差異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由于測量方法錯誤引起的,教師再做適當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