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分布和溫度帶
[提問] 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在多少度以上?黑龍江北部和南海諸島的氣溫各多少度?溫差有多少度?
[教師歸納] 我國夏季絕大部分地區氣溫都在16℃以上。黑龍江省北端氣溫約為16℃,南海諸島的氣溫約為28℃,南北溫差只12℃。可見,我國夏季南北溫差不大,且普遍高溫。
1.特點:我國夏季普遍高溫,南北溫差不大。 [板書]
2.成因 [板書]
分析“夏至日三地太陽高度、晝長時間”表格,思考我國夏季為什么全國普遍高溫?
從表格可以看出:越往北太陽高度越小,但白晝越來越長,太陽光照時間長,所以我國南北方接受太陽的熱量雖有區別,但差異不大。所以全國普遍高溫,溫差不大。
[提問] 青藏高原緯度不高,但為什么夏季時,氣溫也較低呢?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勢高。隨著高度增加,溫度逐漸下降,所以青藏高原雖然緯度低,但溫度仍然偏低。
[第二課時]
導入新課
[提問] 回憶上節課內容,回答:我國冬季、夏季氣溫分布有什么特點?
上節我們學習了我國冬夏季氣溫分布的特點及其成因。大家知道,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加上其它原因,使得各地區氣溫的差異十分明顯。氣溫的不同又直接影響著農作物的種類及其生長。這節我們來學習有關氣溫的分布及其與農作物的關系等方面的問題。
學習新教材
三、溫度帶 [板書]
1.生長期和積溫的概念 [板書]
由于農作物需要一定的氣溫,只有當日均溫穩定升到10℃以上時,大多數農作物才能活躍生長。因此,我們把一年中日平均氣溫連續在10℃以上的日期,作為農作物的生長期。而把在生長期內每天的日平均氣溫累加起來,得到的溫度總和叫積溫。
[示范練習] 教師以某地氣象資料為例,做統計該地生長期和積溫的操作示范。積溫可以反映一個地區生長期內的溫度的高低和熱量的多少,對于指導各地農業生產活動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們根據≥10℃的積溫的多少,劃分了若干個溫度帶。
2.劃分溫度帶的依據:≥10℃的年積溫 [板書]
3.溫度帶的分布 [板書]
[讀圖練習] 讀“我國溫度帶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說出我國劃分哪幾個溫度帶?
劃分了熱帶、亞熱帶、暖濕帶、中溫帶和寒溫帶以及青藏高原區六個部分。[請同學用不同顏色的筆將課本33頁圖中各帶涂上顏色]
(2)對照“政區圖”說出各溫度帶的分布范圍?
(3)比較各種溫度帶有哪些有代表性的作物種類?(中溫帶的甜菜、春小麥,暖溫帶的棉花、冬小麥,亞熱帶的油菜、水稻等等。)
[教師歸納總結] 教師用下表總結歸納我國各溫度帶的特點。
我國各溫度帶(區)的積溫和作物熟制
復習鞏固
在一月平均氣溫圖中找出0℃等溫線,說明其穿過的地區,并回答:它是哪兩個溫度帶的分界線?在作物熟制方面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