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旅游資源
第二節 旅游資源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目的:理解旅游資源的特性。了解各種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旅游價值。樹立愛護旅游資源的道德風尚。 教學重點、難點:對照具體事例說明旅游資源的特性和價值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室、有關掛圖、風景圖片等 教學方法:比較分析法、圖示法、講述法 教學過程: 一、旅游資源的分類 按旅游資源的本質屬性分為: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分類核心意義自然景觀地質地貌景觀 氣候氣象景觀 水文地理景觀 生物景觀地貌景觀對探險獵奇、游樂、療養等性質的旅游人文景觀有具體形式:建筑景觀、文化藝術景觀、風土民情 無具體形式:氣氛建筑景觀更多地表現在教育性(知識的、文化的)旅游方面 問題:①黃山屬于哪一種類型的旅游資源?黃山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分別屬于哪一類型? 答:黃山屬于自然景觀;黃山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分別屬于生物景觀、地質地貌景觀、氣候氣象景觀、水文地理景觀。 ②路南石林、園林、碑刻分別屬于哪類景觀? 答:分別屬于地質地貌景觀、建筑景觀、文化藝術景觀。 二、旅游資源的特性(一)多樣性 自然 —— 多姿多彩的自然事物、變化萬千的自然現象等 人文 —— 豐富的文化遺產、千差萬別的生產和生活活動 (二)非凡性 在同類中,具有非凡特點的事物或者現象,才能成為旅游資源。非凡性越突出,對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價值也就越高。 (三)可創造性:指人文景觀 歷史 —— 如北京故宮(教材69頁 圖4.5)。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文物古跡,都是人類當時根據不同的目的建設和創造的,只是隨著旅游業的興起和發展,它們才具有旅游資源的價值和功能。 現在 —— 如深圳的“錦繡中華”(教材70頁 圖4.6)。50年代以來隨著旅游業在世界范圍的迅速發展,人們根據旅游者的心理和需要,更加主動地、有意識地人工建設和創造了大量的旅游資源。 (四)長存性 許多旅游資源與地球、人類社會同始終,具有長存的生命力。理論上說,旅游資源的使用是無消耗性的,可以反復使用,并且使用次數越多,其價值越大。 不同性質的旅游資源還具有不同的特點。例如:自然景觀具有季節性、地域性;人文景觀具有可變異性、可移動性等。 三、旅游資源的價值 旅游資源是一種無價的精神文化資源,也是一種經濟財富。它具有多方面的價值和功能(針對旅游主體而言)。 (一)美學價值 —— 主指自然景觀 美學價值是自然風景區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自然景觀美:形象美、色彩美、動態美、聽覺美等,其中形象美是自然景觀美的核心。 湖、河、溪、瀑、泉等水文景觀;與以山石為主的地貌景觀。二者結合可產生動與靜、剛與柔、曠與幽等不同美感。在山水風景的基礎上,動植物不僅豐富了自然美的內容,而且使自然界煥發生機。變幻萬千的氣象,以及氣候上的季節變化,使自然美因時因季而不同。 (二)科學價值 —— 主指自然景觀 ①眾多的風景名勝區,在地學上具有某種典型性。 如國際上—— 夏威夷的火山;東非大裂谷;南斯拉夫的喀斯特地貌。 中國 —— 泰山、廬山是斷塊山;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是喀斯特地貌;黃山是典型的花崗巖地貌;長江三峽是典型的河流峽谷地貌。 ②許多名山、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是生物資源豐富的地區。 ③風景名山對于研究高山氣候、山地垂直自然帶、云霧的成因等 (三)歷史文化價值 —— 主指人文景觀 文物古跡對于研究歷史上的社會、經濟、文化藝術、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教材71頁 圖4.7及圖4.8)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眾多的文物古跡是我國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人民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例如古建筑群、摩崖石刻、書畫題記、宗教文化及名人活動的遺址和舊址等。 因此,一個古老的風景名勝區,就好像是一部由各個時代的文化遺跡組成的生動的歷史。 (四)經濟價值 旅游資源的使用,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目前,旅游業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產業之一。 集多種價值(美學價值、科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經濟價值等)于一體的旅游資源,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博物館,是對國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課堂,是優良的健身場所,是生產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