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學期化學《醇酚》集體備課教案
(4) caco3、naoh;過濾 (5)naoh水溶液、co2
三、問題交流
【思考與交流1】
某些分子(如hf、h2o、nh3等)之間,存在一種較強的分子間相互作用力,稱為“氫鍵”。以水分子間的氫鍵為例,由于氧吸引電子能力較強且原子半徑較小,因此氧原子上有很大的電子云密度,而由于h—o鍵的共用電子對偏向于氧原子,氫原子接近“裸露”的質子,這種氫核由于體積很小,又不帶內層電子,不易被其他原子的電子云所排斥,所以它還與另一個分子中的氧原子中的孤對電子產生相互吸引力。這種分子間的作用力就是氫鍵,如圖3-1所示。
圖3-1 水分子中的氫鍵示意圖
形成氫鍵的條件是:要有一個與電負性很強的元素(如f、o、n)以共價鍵結合的氫原子,同時與氫原子相結合的電負性很強的原子必須具有孤對電子。在常見無機分子中,氫鍵存在于hf、h2o、nh3之間,其特征是f、o、n均為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徑較小,同時原子吸引電子能力較強(電負性強)。因此電子云密度大,具有較強的給電子能力,是較強的電子給體。
在有機化合物中,具有羥基(—oh)、氨基(—nh2)、醛基(—cho)、羧基(—cooh)等官能團的分子之間,也能形成氫鍵。因此,與相對分子質量相近的烷烴相比,醇具有較高的沸點;同時,這些有機分子與水分子之間也可以形成氫鍵,因此含有這些官能團的低碳原子數的有機分子,均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思考與交流2】
處理反應釜中金屬鈉的最安全合理的方法是第(3)種方案,向反應釜中慢慢加入乙醇,由于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比水與鈉的反應緩和,熱效應小,因此是比較安全可行的處理方法。
【學與問1】
乙二醇的沸點高于乙醇、1,2,3-丙三醇的沸點高于1,2-丙二醇,1,2-丙二醇的沸點高于1-丙醇,其原因是:由于羥基數目增多,使得分子間形成的氫鍵增多增強。
【學與問2】
乙醇在銅催化下,可被氧氣氧化成乙醛。實驗方法如下:
(1)將銅絲卷成螺旋狀,在酒精燈氧化焰中灼燒至紅熱,將銅絲移出酒精燈焰,可觀察到銅絲表面生成一層黑色的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將表面有黑色氧化銅的銅絲再次灼燒至紅熱,迅速插入盛有無水乙醇的錐形瓶中,可觀察到銅絲迅速恢復紅色,說明氧化銅被還原成銅,反應是放熱的。如此反復操作幾次,可聞到錐形瓶中的液體有不同于乙醇氣味的刺激性氣味。如取少量錐形瓶中的液體,加入新制氫氧化銅加熱,可觀察到有紅色沉淀生成,說明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上述兩個反應合并起來就是
可以看出,反應前后銅沒有變化,因此銅是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