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
正因為以上這些原因,美國那時的經濟得以飛速發展。具體的經濟發展數據,就在課本中的小字部分,請同學們課后閱讀,這里就不去多講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板書),美國的工業產值躍居世界第一位(板書)。美國成為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國家。
3、美國為什么被稱為“托拉斯帝國主義(板書)”?由于隨著美國變成工業國家,資本和生產急劇集中,美國步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又由于托拉斯是美國最盛行的壟斷組織形式,所以美國被稱為“托拉斯帝國主義”。
美國是當時世界資本主義發展的典范,那么當時的德國的發展又怎樣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德國的經濟發展狀況。
4、德國經濟飛速發展(板書),19世紀最后30年,工業生產的增長速度僅次于美國,為什么?先叫一個同學回答,隨后問那些是關鍵的所要記住的要點,而后,老師再進一步分析。
a、國家統一的完成,開辟了統一的國內市場(板書):前面我們已經講過,無論是路易十四改革以前的法國,還是南北內戰勝利前的美國,還是統一前的德國,國家的分裂,都使國內的市場得不到統一,致使國家的經濟發展受到很大的制約,而統一以后,國家的經濟往往能得以飛速發展。在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之前,有國外經濟學家就預言:中國收回香港、澳門后,香港、澳門與內地的經濟聯系就會更加緊密,內地利用它豐富的資源、廉價的勞力,而香港、澳門卻可利用他們的資本和先進的經營管理,更加能促使香港、澳門和大陸內地的經濟進一步的發展;如果統一了中國臺灣,把中國臺灣的高科技和大量剩余資本,充分用到中國內地,那么,中國的發展就更加如虎添翼,F在,香港、澳門早已回歸了,那位學者的預言確實準確。雖然,現在中國臺灣還沒有回歸,但是,中國臺灣現在的計算機產業大量進入中國內地,使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信息產業飛速發展,中國臺灣大量的資本涌入內地,是中國內地近幾年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請同學們設想一下,要是和平統一了中國臺灣,那么,中國的經濟是不是可以更快地發展?所以,從歷史中,從現實上,我們都可以得出這么一個道理,國家分裂,不利于國家社會的進步,國家統一,是民族之幸,人民之幸,德國當時能迅速發展,就是在國家統一后。那么,德國迅速發展的第二點又是什么呢?
b、普法戰爭后法國50億法郎的賠款(板書),為德國增加了經濟發展所必須的資金(板書):一個國家要發展,有沒有資金?肯定是一件重大的事情,1956年以前,新中國發展迅速,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當時的蘇聯對中國給予了資金上的援助,F在,中國發展迅速,也離不開海外資金的大量涌入,當然,我們發展得來的資金是吸引別人的,而當時的德國得來的50億法郎卻來得不光彩,純屬于強盜行為。德國迅速發展的第三點是什么呢?
c、得自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礦藏,為工業的發展補充了重要的資源(板書):我們前面講了,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工業革命得以迅速發展,美國的工業革命也得以迅速發展,其中一個共同的原因就是兩國都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有豐富礦產資源的國家,其工業生產的成本就大大降低,它的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也相對居于更有利的地位?梢哉f,當時的美國和德國在工業產值上,趕超英、法,這一方面的原因不可低估。德國發展的第四個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