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
d、作為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板書),德國更易于采用新技術和新設備(板書):毛澤東曾說,一張白紙,沒有負擔,好寫最美最亮的字體,好畫最美最亮的圖畫。那么,當時的德國,就有點類似于毛澤東所說的一張白紙,為什么這樣說?因為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德國的工業發展較少,舊的工廠、舊的設備和技術與英國和法國相比,少得多;而等到第二次工業革命,德國由于教育發展,充分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科技成果來發展經濟,而比較少涉及到舊機器舊技術的變更。除此之外,還可以加上德國對教育科技發展的重視(板書),我們看看“第二次工業革命”,許多重大的發明,都是來自德國,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自“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到“二戰”前,世界的科技中心在德國。請同學們把這一點因素加上去,既德國對教育和科技的重視,也是德國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如果沒有這一點,再好的白紙,也畫不出最美的圖畫。
5、德國為什么稱為“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板書):學生回答后,老師解析。這一時期的德國也進入了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由于這一時期“容克”在德國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容克”是什么意思?請同學們看看課本上的注解:“容克”原為普魯士的貴族地主,長期壟斷軍政要職,19世紀中期以后成為保留許多封建殘余的、資產階級化的地主。他們是德意志帝國右翼勢力的支柱。(提問)那么,這里的“容克”與我們所學過的哪個階層相似?學生回答后說明,“容克”與英國的“新貴族”相類似,因為都是資產階級化的地主。只不過,“容克”更具有軍國主義精神和擴張欲望。他們的利益同資產階級的利益聯系密切,因此,德國被稱為“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至于德國迅速發展的具體數據,請同學們在課后閱讀小字部分,這里就不必在講了。
在同一時期,英國、法國的經濟發展,與美國、德國相比,發展卻顯得緩慢,為什么?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那時的英國、法國的經濟發展狀況。
二、英法經濟的緩慢發展(板書)
在向帝國主義過度階段,英國的經濟發展速度緩慢下來,被美國和德國相繼趕上和超過。但英國畢竟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它的工業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位,特別是他的造船業和金融業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叫學生在課本上注明),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的資本輸出占世界第一位(請同學們在課本上注明),這有些類似于我們俗話所說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盡管英國失去了19世紀中期以來在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但它在某些方面仍具有較強的實力。
1、英國為什么在這一時期發展緩慢呢?(板書)
有以下二個重要原因,a、由于英國作為最大的殖民帝國,掌握了廣闊的銷售市場、原料產地和廉價勞力(板書),即使在技術水平較低的情況下,英國資本家也能從殖民地獲得巨額利潤。也就是說,英國資本家不需要采用新技術新設備,也可以獲取巨額利潤。這樣,英國的工業生產效率,比起廣泛采用新技術新設備的德國、美國,就要落后的多了。
b、英國的紡織業等部門的設備陳舊,資本家寧愿把大量的資本輸往國外,而不愿用于更新國內的生產設備和采用新技術(板書)。
鄧小平曾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或是未來,那個國家在科技上處于領先地位,那個國家就可在世界的競爭中處于有利的位置。美國之所以一直保持強國的地位,與美國在科技上長期保持領先地位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中國要發展要進步,同樣要在科技方面有所成就,這就需要國家進一步加強對教育的重視,中國的發展就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