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宋明理學教案
三、宋明理學的影響
1、理學是宋明時期的_________主流,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對我國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會教化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2、宋明理學強調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永恒性,用以維系專制統治,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產生了消極影響。
3、宋明理學重視主觀意志力量,注重________、_________,講求以理統情、自我節制、發奮立志.強調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又凸顯了人性的莊嚴,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直到了積極作用。
1、何為“三教合一”?請在我們熟悉的孫悟空身上找出三教合一的痕跡。
2、理指什么?天理和人欲是什么關系?長期流傳的二十四孝故事如郭巨埋兒、丁香孝母、恣蚊飽血等對這些故事中的道德標準做一下評判。
★3、格物致知與實踐出真知有何區別?
4、陸王心學認為世界本原是什么?求理的途徑是什么?
5、王守仁“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什么意思?能否在歷史上找到“破心中賊難”的例子。
【課堂互動,合作探究】
閱讀不同時期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的觀點:
材料1:程頤:“天下只是一個理”“萬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材料2:朱熹:“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則闕了一物道理”。
材料3: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 “致良知為圣人教人第一義”
材料4:朱熹:“人之異于禽獸,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5:程頤:“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材料6: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斷絕學,為萬事開太平”;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合作探究一: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有什么異同?
合作探究二:小型辯論會:宋明理學的利vs宋明理學的弊。
為理學把脈,為民族選擇。通過本課的學習你認為宋明理學有何可取和不可取之處?可簡單舉例說明。今天我們應如何對待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