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革命的領導者克倫威爾(精選2篇)
英國革命的領導者克倫威爾 篇1
[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
了解克倫威爾的生平,認識他由一名年輕的新貴族逐步成長為一名議會軍統帥,繼而成為“護國主”的過程。
了解克倫威爾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領導的重大軍事、政治活動,認識英雄人物在歷史轉折關頭中的作用并進行科學的評說。
[過程與方法]
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歷史必修課中關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內容,進一步明了克倫威爾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進程之間的關系。在課堂上根據課文中提出的問題,可自行設計一些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對于學生表達出的各種觀點,教師應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恰當評價。
與學生一道,把克倫威爾與其他的歷史英雄做比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克倫威爾出生于一個篤信清教的家庭,此時也是英國歷史上宗教斗爭復雜的時期。宗教斗爭伴隨著英國革命的全程,也影響著克倫威爾的一生。
歷史人物的志向和人生抉擇,也會隨著歷史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克倫威爾是逐步成長為軍隊統帥,繼而成為功過兼具的“護國主”的。
英雄在歷史進程的關鍵時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克倫威爾杰出的軍事才能和卓越的政治見識,對英國革命有著關鍵的作用。
評價歷史人物的功過成敗,應緊密結合歷史人物出現的時代背景,探討其所作所為的歷史必然性。
[教學重點]
克倫威爾在英國革命中的主要活動。
[教學難點]
評價克倫威爾的功過。
[教學過程]
一、 從鄉紳到議員:
△
16c,新興資產階級進入下院,議會成為與封建王朝斗爭的工具。
上院:貴族院
下院:平民院
英國議會:
14c議會
13c(封建時代)
封建議會,地方勢力與王權斗爭的工具
出現議會
二、 推翻封建王朝
1、 背景:
反對專制王權
1)資本主義迅速發展 資產階級實力增強
新貴族崛起
2)斯圖亞特封建王朝阻礙資本主義發展(資革的根本原因)
為革命爆發準備了條件
3)資本主義發展
資產階級、新貴族發展
清教思想傳播
4)克倫威爾進入議會,成為革命領袖
2、 進程
1)1640年,議會召開(籌措軍費)——開始的標志
2)1642—1648年,內戰時期
a、內戰爆發:
①士兵來源:自耕農、手工業者和其他下層民眾
②軍官選拔:打破騎士、貴族任軍官的陳規,不按出身而按勇敢、忠誠提拔
③加強軍紀:約法三章
——克倫威爾自組軍隊成為中堅力量
b、戰爭轉折:1644年,馬斯頓草原之戰
c、戰役擴大:
①1645年,納西比戰役,全殲王黨主力軍
②1646年,戰爭結束
③1648年,王黨反撲,很快平定
3)1649年,查理一世被處死 封建專制被推翻,資產階級共和國建立
三、 克倫威爾的統治
1、 遠征愛爾蘭、蘇格蘭
1) 原因:革命期間,愛爾蘭宣布獨立,且反對英資產階級革命
革命后,蘇格蘭擁戴查理二世,發動反對共和國的暴亂
2)
1649—1652,征服愛爾蘭
1650—1654,征服蘇格蘭
進程:
血腥鎮壓
克率軍隊
3) 影響:① 維護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擴大資產階級利益
② 加劇民族矛盾
2、 擔任護國公
1) 原因:① 軍事征服勝利,軍官大商人擁戴克倫威爾建立集權(獨裁)
② 當時議會力量薄弱,不足擊退封建反撲,需要強權
③ 克倫威爾個人政治欲望
2)奪權:解散小議會 — 政權 克倫威爾
① 政治:a、中央:任終身護國公、海陸軍總司令、最高行政首腦
b、地方:全國劃分11個軍事行政區,少將管理行、財、司,對克負責
② 經濟:鼓勵發展工商業
③ 法律:減輕嚴酷法律
④ 宗教:推行清教新規
⑤ 文化:支持文化教育發展
3)統治:
鞏固革命成果,
維護資產階級利益
4)實質:資產階級性質的軍事獨裁
3、 對外殖民擴張(為英國資產階級獲取大量海外利益)
1)1649—1657年,建立龐大海軍,奪取海外殖民地
2)1651年,頒布《航海條例》
① 原因:排斥荷蘭的中轉貿易,維護英商貿易,導致英荷矛盾激化
② 英荷戰爭——荷蘭失去海上霸權
3)與瑞典、丹麥、葡萄牙等國簽約,鞏固英國的海上權威與商業利益
4、 克倫威爾統治成就:
工業生產超過革命前水平
逐步確立海上霸權,國際地位大大提高
5、1658年,克倫威爾于倫敦逝世
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88年,光榮革命——確立君主立憲制
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限制王權,保障資產階級利益
四、 評價克倫威爾
1、 評價有爭議
2、 反封建和發展資本主義方面,貢獻巨大:
① 打敗王黨軍隊,推翻封建專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具有杰出軍事才能
② 統治期間,建立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文化、法律,鞏固革命成果
3、 缺點與局限
① 遠征愛爾蘭,給當地人民帶來災難;
② 軍事獨裁引起社會動蕩
4、 總體:功大于過
① 偉大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③ 其缺點與局限,本質上是當時資產階級發展不成熟決定的。
英國革命的領導者克倫威爾 篇2
第三單元 第1課 英國革命的領導者克倫威爾
課標要求:
1、講述克倫威爾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主要活動
2、評價克倫威爾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功過
教學重點:克倫威爾的軍事才能,克倫威爾的獨裁統治
教學難點:理解獨裁統治與資產階級民主的關系,客觀評價克倫威爾
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革命原因
①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②經濟基礎:
③階級基礎:
④思想基礎:文藝復興 ⑤群眾基礎:清教徒運動
⑥導火線:
2、革命經過(1)爆發標志:
(2)進程:略
二、克倫威爾活動
(一)“新貴族”時代
1、出生和求學時期:
2、繼承父業并成長為新貴族議員:
3、參與反對專制王權活動:
(一)在戰爭中的克倫威爾
1、組織騎兵軍
(1)士兵來源:
(2)軍官選拔:打破 的陳規,不按出身而按勇敢、忠誠提拔
(3)加強軍紀: ——克倫威爾自組軍隊成為中堅力量
2、克倫威爾主要的軍事活動:
(1)1644年率軍在 戰役中打敗王軍,成為戰局的轉折點,并贏得“ ”稱號
(2)1645年,又率領以 為核心組成 軍殲滅王軍主力。與1646年結束第一次內戰
(3)1648年春,王黨反撲,克倫威爾平定了叛亂,又一次結束內戰。
3、結果
(1)戰勝王軍,結束內戰
(2)處死國王 ,結束封建王權的統治
(3)建立
(二)護國公及其統治
1、擔任護國公
(1)原因:a、革命剛成功,社會動蕩不安,也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權,確保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既得利益。
b、共和制處在不成熟階段,封建君主思想并沒有徹底批判,舊勢力沒有徹底鏟除
c、克倫威爾本人獨斷專行,好大喜功,因此,1653年就任護國主,建立軍事獨裁統治
(2)性質:資產階級性質的軍事獨裁
2、統治:
對內:⑴多次解散 ,建立起了 ;
⑵建立有序的 、改善 、扶持 、提倡 、發展 ;
對外:⑴頒布 ,打敗荷蘭,維護了英國的海外利益,有利于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
⑵施展外交才華,與瑞典、丹麥、葡萄牙簽訂商約,鞏固英國的 。
三、克倫威爾評價
1、肯定之處:在反封建和發展資本主義方面貢獻巨大,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文化、法律,鞏固革命成果。
①軍事上:在內戰中率軍擊潰王軍主力,為共和國與民主制度在英國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②政治上:處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國。從而建立資產階級政治制度。
③外交上:頒布《航海條例》,擴大了英國外貿和航海的利益范圍。
④經濟上:積極運用軍事、外交手段為資本主義發展創造條件并積極發展工商業。
2、缺點與局限
①遠征愛爾蘭,給當地人民帶來災難;
②軍事獨裁統治和頻繁的軍事活動引起人們不滿,社會動蕩。
3、總體評價:功大于過
①英國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
②其缺點與局限,本質上是當時資產階級發展不成熟決定的。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倫威爾對愛爾蘭和蘇格蘭的征討均以勝利而結束。以后,愛爾蘭的土地被英國占領軍沒收,大部分落于英國高級軍官之手。克倫威爾等人都成了愛爾蘭的大土地所有者。本來還給英軍士兵一種債券,作為以后領取土地之用。但許多士兵因缺乏現款,將債券折價出售,債券也落入軍官之手。雖然如此,士兵們由于得到債券,逐漸變質,失去了原來的革命精神。 ——《中國世界史•近代史編》齊世榮、吳于廑主編
材料二 在1653年4月,克倫威爾將不馴服的“殘余議會”解散;另外在7月4日召開了一個“小議會”……由一部分溫和派議員在1653年12月12日提議“自動退職”,“小議會”就這樣在召開以后幾個月解散了。隨后,由高級軍官組成的會議擬定了一個新的憲法草案“施政文件”,根據這個文件,成立護國公制度。12月16日宣布克倫威爾為終身護國公。護國公制的實質是軍事專政……護國公的主要職能無非是防止并鎮壓中、下層人民的不滿和反抗,同時也起著防范剛剛被推翻的封建王黨分子的陰謀叛亂的作用。——《英國史》
材料三 “勇敢的克倫威爾走進了議會,像個精靈,他發怒的面孔,嚇得議員們口呆目瞪;“走吧!他說“你們坐得太久了!難道你們,還想坐在這里,直到世界末日來臨!”
——《克倫威爾傳》
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二,在征討勝利后軍隊的性質發生怎樣變化?這種變化對這場革命有何影響?
(2)克倫威爾獨裁統治代表哪些人的利益?在他統治期間,采取哪些措施維護這些人的利益?
(3)《克倫威爾傳》的作者對克倫威爾驅散議會持何態度?對于此事件后出現的政局你如何看待?請概括說明之。
(1)變化:由革命工具的軍隊蛻變成克倫威爾建立軍事獨裁的工具;影響:1653年克倫威爾發動政變,就任“護國主”,建立以克倫威爾的個人獨裁的護國主政體。
(2)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措施:改善了法律,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積極發展工商業;1651年,頒布《航海條例》,與瑞典、丹麥、葡萄牙等強國簽訂商約,鞏固了英國的海上權威與商業利益。
(3)肯定和擁護。驅散議會,建立軍事獨裁統治,是資產階級鞏固革命成果和政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