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2)綜合不是簡單機械地相加,而是緊緊抓住各個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把握事物整體的本質和運動規律,得出一個全新的整體性的認識。
(3)系統內部各要素的結合,使整體的功能具有了趨向強化的特征,整體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簡單相加,而是整體大于部分之和。這就要求我們運用系統優化的方法去綜合地認識事物,既要著眼于整體,又要把事物和系統的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系起來進行考察,優化組合,最終形成關于這一事物完整的、準確的認識。
所以,從這種意義上講,綜合就是創新。
第八課 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發展的
【學習自評】
(一)單項選擇題
1.a2.c3.d4.a5.b6.d
(二)非選擇題
1.自然界是發展的,人類社會是發展的,人的認識是發展的。(分別舉例)
2.(1)聯系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關系;變化是指事物由一種狀態過渡到另一種狀態;發展就是指新事物代替舊事物。
(2)事物的聯系和變化、發展不可分割,聯系構成了事物的變化和發展。正是由于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才推動了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3)事物的變化很廣泛,既有前進的、向上的,也有后退的、向下的。事物的發展則僅僅是指事物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僅僅是指那些上升的、向前的、進步的變化。可見,一切發展都是變化,但并非任何變化都是發展。“變化即發展”的命題是不正確的。
【能力拓展】
(1)①從聯系的普遍性角度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界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所以,人要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②從聯系的客觀性角度看,聯系是普遍的,也是客觀的。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要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人與自然的新聯系,必須以承認人與自然聯系的客觀性為前提,否則就要受到自然的懲罰。③從整體和部分相互聯系的角度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同自然界的關系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部分離不開整體,無論人類的眼前利益還是長遠利益,都必須在自然界的進化、發展過程中才能實現。
(2)體現了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這一哲學道理,當初的“墾荒”和今天的“還荒”都是從客觀實際出發的結果。由于客觀實際發生了變化,決策也要隨之發生變化。從“墾荒”到今天大規模退耕“還荒”,“北大荒”人絕非在做簡單意義上的重復輪回,而是體現了“北大荒”人從向自然宣戰到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歷史性轉變。
(3)應該不斷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第二框 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學習自評】
(一)單項選擇題
1.a 2.a 3.c 4.d 5.b 6.c
(二)非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