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
XX年9月,太陽表面出現大黑子,直徑10萬千米。據此回答5-6題。
5.此次黑子的出現,是太陽活動劇烈的標志,可能隨時出現耀斑爆發,放射大量的強力射線,同時放射大量的帶電粒子。這一事實蘊涵的哲理是()
a.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b.原因和結果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c.新事物在力量上強于舊事物 d.物質對意識具有決定作用
6.、伴隨著人類基因組圖譜工作草圖的宣告完成,將來人類可以通過生物工程來改造生命。這一重大成果的哲學意義在于()
①為世界物質性理論又一次提供了新的自然科學依據
②有力地駁斥了“上帝造物”的觀點,是對“神創論”的有力打擊
③隨著科學的發展,意識的反作用越來越強,總有一天可以擺脫物質的束縛
④證明人們認識和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果,是以人們承認和服從自然為前提的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 .英國哲學家畢爾生說:“萬物都在運動,但只是在觀念中運動。”這一觀點是()
a離開運動談物質的形而上學 b.離開物質談運動的唯心主義
c.離開意識談物質的不可知論 d.離開物質談意識的精神萬能論
8、(XX年全國)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堰苗助長,苗枯田荒。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a.現象是規律的外在表現形式 b.人在規律面前是無能為力的
c.尊重規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礎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條件
9.“欲速則不達”的哲學寓意是()
a.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 b.要提高辦事效率,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c.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 d.要取得事業成功,必須按常規辦事
10.“刻舟求劍”中的楚國人()
①承認物質,否認運動 ②承認運動是物質的運動 ③承認物質是運動的主體
④否認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 ⑤屬于唯心主義的觀點 ⑥屬于形而上學唯物論的觀點
a.①③④⑥ b.①④⑥ c.③④⑥ d.①④⑤
11.唐朝詩人李商隱詩:“從來系日乏長繩,水去云回恨不勝。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這首詩
體現的哲理主要是()
a.事物運動有自身的規律,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b.意識對物質有反作用
c.規律是可以認識和利用的 d.想作長繩系太陽,用麻姑買滄海是根本辦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