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教案
(3)寫出你的建議:經典文學名著要改編成電視劇,應該注意尊重原著精神,不能擅自篡改,注意社會效益;同時要符合我們老百姓對文化口味的要求,拍的片子要讓我們喜歡,這樣才能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學生們鼓掌)
(4)談出你的體驗:面對文化市場的混亂和大眾傳媒的不負責任,我認為需要政府和公民應一起來管理和監督。
師:好,謝謝這么多同學的精彩發言。我驚喜地發現,我們班很多同學就像易中天教授一樣(學生們笑),有個性,也有自己的見解。他們說的很有水平。的確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的發展,給文化生活帶來了復雜的變化。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我們應該一分為二看待。政府應該加強管理,正確引導。但是光有政府的管理和引導是不夠的,作為公民應該自覺抵御、拒絕不良文化影響。
學生們表示贊同,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得到一定程度的實現。
師:而國家廣電總局也是下定決心要“凈化熒屏”,他們出臺了“三大禁令”和“四大工程”。看來,文化生活的天空也是逐漸的晴朗起來。(過渡)那么,我們應該發展什么的文化才是老百姓最需要的呢?
生: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
3、第三目“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
師:不同的職業、不同年齡、不同經歷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人們的文化需求也不一樣,呈現出多層次、多樣化的特點。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應該提供多種類型、多樣風格的文化產品。發展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稍做分析)那么,你認為應該提供哪些類型的文化產品?
生:經典的和流行的,傳統的和時尚的,高雅的和通俗的,嚴肅的和娛樂的等等。
我引出下面的探究問題,讓學生們展開討論:有人認為流行文化作品大于經典文化作品的價值;有人認為經典文化作品的價值大于流行文化作品的價值。你認為呢?你更喜歡哪種類型呢?為什么?
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們進行激烈的討論,學生的觀點各有道理,爭的不相上下。學生與學生之間伙伴式、對手式的合作和交流,在這里得到水到渠成的搭建。于此,我作出總結,并屏幕展示:
1、不管是什么風格、什么類型的文化不能簡單、片面地說誰的價值大。
2、衡量一個文化作品是不是經典作品,主要看它的內容是否經受住時代的考驗;而衡量一個文化作品是不是流行作品,主要看它的接受群體是否廣泛,是否在一定時期內受到人們普遍喜愛。
3、流行的能夠經受住時代的考驗也可成為經典的,真正經典的作品具有超越時空的魅力,在社會中持續流行。只要人民大眾真正需要的,都是先進的、健康的文化,都是我們所倡導的大眾文化。
師:所以,綜上所述,結合當前的文化現狀,及大眾文化的含義,思考我們應該如何發展大眾文化?(從方向、內容、形式分析)一個原則;二為方向;雙百方針;三個貼近;三個創新;四種思想和精神 (這里我運用的是表格方式,以鮮明的顏色對比,清晰的字體讓學生明確發展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文化的基本要求)。
在學生爭相說著圖片中出現的“陳佩斯”“趙麗蓉”“朱軍”等人物后,我適時打出一串字幕:XX年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開始競選啦!跳動的卡通老鼠和喜氣洋洋的“春”字馬上讓學生的興奮點再一次掀起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