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選擇崇高的人生目標教學案
理想好比泥土中生長出來的花,雖然生長在泥土中,但它又不是泥土。-----張聞天
(2)理想又高于現實。
理想是對現實的一種超越,是現實的發展方向,比現實更高遠、更美好。正因為人們不滿足于已有的現實,才有追求、有理想,為更加美好的未來去奮斗。
在社會生活中,一些人把理想和現實等同起來,一看到假、惡、丑和不合理的現象,看到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便對理想的實現產生懷疑、動搖,對未來失去信心,悲觀失望,有的怨天尤人,自以為“看破紅塵”,得過且過,隨波逐流,這些都是不對的。
(3)理想可以轉化為現實。 如:……
但是,要把社會理想或職業理想轉化為現實,需要多方面的條件。概括地說,一是客觀條件,二是主觀條件。客觀條件,如:一個社會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僅憑我們單個人是無法改變的。因此,我們應該創造更多主觀條件,如能力、意志力、吃苦精神等。
2.理想的實現特別需要艱苦奮斗
(1)什么是艱苦奮斗?
艱苦奮斗,是一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作風,更是自強不息、與時俱進、____________ 的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和工作作風。
(2)為什么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
① 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中國革命的光榮傳統(是國家和民族的象征)。
②艱苦奮斗,是有志者應有的____________。
③艱苦奮斗,是由我們(國家)的___________決定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3.在奮斗中實現理想 (怎樣做?)
中學生正在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中,一定要付出辛勤的勞動,抓住發展的良好機遇,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
【相關知識】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相互轉化原理。理想與現實可以轉化,但有條件。
(p86)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 要有不怕失敗、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要(適度、協調、科學)發展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
[基本原理] 理想和現實的關系
原理內容:理想____現實,______現實,理想的實現特別需要____________的精神和作風。艱苦奮斗是我們的____________決定的,更是有志者應有的____________。
方法論意義:我們應把個人理想同社會發展需要和客觀實際結合起來,弘揚艱苦奮斗的精神、作風。
《哲學常識》高考題賞析(四)
一、最佳選擇題:
1.(09•上海)從汶川地震到北京奧運,千百萬志愿者的行動似一股社會的道德清流,讓愛心延續,推文明前行,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這又一次表明人生價值包括
①個人對社會的責任與貢獻 ②個人的生命歷程
③個人為社會創造精神財富 ④個人受到社會的尊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