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選擇崇高的人生目標教學案
方法論意義:我們要把尊重客觀規律、正視客觀條件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把尊重客觀規律、正視客觀條件作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基礎和前提;同時,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分析利用條件,按規律辦事。
3.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主觀因素制約
原理內容: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主觀因素制約,積累起來的____________越正確,越有廣度和深度,就越有利于進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論意義:我們應當自覺地總結經驗,不斷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11)
4、整體和部分相互關系原理
在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中,整體處于________________的地位,部分處于從屬地位。因此,我們在一切活動中都要 。
任何整體都是由 組成,沒有部分就無所謂整體;部分也制約整體,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性能會對整體的性能狀態起 作用。
因此,(在強調局部服從整體的前提下,)必須 。
“感動中國”人物 評價詞: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薄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錢學森: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XX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
(理書: 本框講兩個關系:1.…… 2.…… )
1.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首先、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_________________。
①每個人都有。(p77)無論是杰出人物,還是普通個人,都有一定的作用。
→ 啟示:要看重自己。
②性質不同。有的人對社會發展起 _____、推動作用,有的則起_____乃至破壞作用。
當個人活動符合 _________________ ,反映 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對社會發展進步起積極的推動作用;反之就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 啟示: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發揮推動社會發展的作用。
③程度不同。有的人起的作用大,有的人起的作用小。
在同一社會歷史條件下,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知識、實際工作能力以及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程度等不完全一樣,因而其作用大小也就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