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1
二、【重點、難點】:
1、哲學與時代的關系
2、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3、實踐的觀點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三、【整體感知】:
通過本課的學習,同學們將從總體上把握哲學思想與社會發展的關系,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條件、基本特征及其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從而為后邊具體內容的學習奠定基礎。
四、【方法點津】:
(1)結合典型事件,說明哲學思想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
(2)運用對比方法,澄清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以往哲學的區別,理解其實踐性、科學性、革命性的基本特征。
(3)聯系歷史事實,理順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與發展的基本線索,明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條件,把握其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五、【課文導語】:
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是社會變革的先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史上盼偉大變革,開啟了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事業。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以往哲學和科學發展的思想結晶’,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如何產生的?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中國的發展形成了哪些重大理論成果?了解這些問題,有助于我們深刻理解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自覺掌握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增強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積極性。
第一框題 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
一、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第十一課時)
(一)、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
◇課堂探究:(1)百家爭鳴的思想繁榮局面為什么會出現在戰國時期?
(2)思想文化的發展和經濟發展、政治變革之間是什么關系?
◇探究提示:(1)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社會大變動的時期,社會經歷著深刻的變革。經濟上,井田制瓦解;政治上,王室衰微,諸侯爭霸;文化上,經濟政治的變動造成文化下移。面對復雜的社會矛盾和激烈的社會變革,不同的階級和階層出于各自的利益需要,提出了不同的主張,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2)一定的思想觀念是一定的歷史時代的產物,是在它的物質條件和相應的社會關系的基礎上創造和構成的。同時,思想文化是社會變革的先導,對經濟發展、政治變革起巨大的反作用。
1.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決定一定形態的文化。哲學屬于思想文化范疇,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在社會轉型時期,體現尤其明顯。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經濟大發展和社會大變革時期。社會變革導致了階級關系的變化:新興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產生;部分奴隸主貴族改變剝削方式,成為新興地主;部分奴隸成為農民;部分奴隸主貴族經濟政治實力日趨衰落。各學派對上述變化,有不同的政治主張和哲學看法,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