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一等獎教案及點評:《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
音像資料:由于貪腐案引起的“倒扁”運動。及其家人的腐敗行為引起了“倒扁”浪潮。那么這種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在哲學上叫什么呢?叫因果聯系。下面我們就來看什么是因果聯系。
2.因果聯系的含義(學生回答)
任何現象都會引起其他現象的產生,任何現象的產生都是其他現象引起的,這種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叫做因果聯系。其中,引起某種現象產生的現象——原因,被某種現象引起的現象——結果。然后反過來讓學生分析例子,哪一個是因?哪一個是果?這樣讓導課的事例馬上與所學的知識結合起來。
邏輯連接:那么,作為因果聯系與其他聯系的區別在哪里?即因果聯系有哪些自身的特點呢?
3.因果聯系的特點
(1)因果聯系是一種先行后續的聯系
所謂事出有因、前因后果,即在一個具體的因果聯系中,總是原因在前,結果在后。在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前后相繼出現的現象都是具有因果聯系,如春夏秋冬四季更替,雖是先行后續的關系,但不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因而也不構成因果關系。即在此之后,不等于“因此之故”。然后,讓學生列舉屬于先行后續,但不屬于因果聯系的事例。所以,因果聯系不僅是先行后續,還必須是:
(2)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
請學生觀看連戰在北京大學的演講。讓學生分析,連戰在北京大學的演講,存不存在因果聯系?教師總結:連戰在演講中,極力表明了推動兩岸關系發展的愿望,代表了全中國人民的意愿,受到了全體學生的熱情擁護和贊成,因此,才贏得了學生們的熱烈掌聲,所以構成因果聯系。可見,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必須是先行后續的關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只有這兩個特點同時具備、缺一不可時,才構成因果聯系,這就是因果聯系區別于其他聯系形式的特點。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知道,原因是引起某種現象產生的現象,結果是被某種現象所引起的現象,這表明原因與結果是不同的,二者有區別,同時我們還了解了原因與結果之間又存在著“先行后續”以及“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也就是說,二者除區別之外,還有非常緊密的聯系。
繼而幫助學生區分原因和理由,例如,利用職務之便縱容家人腐敗貪污,受到反對,貪污是原因,職務之便是條件,反對是結果,而理由是他損害了中國臺灣人民的根本利益,傷害了中國臺灣人民的感情。然后深化、區分原因和條件。原因和結果周圍的一些現象,對于因果的相互作用產生影響,這些現象的總和叫條件。條件是這樣一些現象:某一些現象所必須,但它又不像原因那樣引起相應的現象。例如,一定病源是因,引起病癥是果,不同身體狀況是條件。
對比和連戰的事例,有什么啟示?引出:
4.原因和結果的辯證關系
(1)區別:
在每一事物的具體因果關系中,原因和結果有著嚴格的區別。教師先讓學生找區別,然后一邊引導一邊總結。第一是含義不同;第二是時間順序不同。在一個具體的因果聯系中,總是原因在前,結果在后,先行后續;第三是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一個具體因果關系中,原因總是處于“主動”地位,是“引起者”,具有“動因”的作用;結果總是處于“被動”的地位,是“被引起者”,具有“后果”的作用。正是原因和結果有著非常嚴格的界限,所以不能倒果為因,也不能倒因為果。如例子中,及其家人的貪腐行為是因,遭到中國臺灣人民的反對和譴責是結果。如果說反對是因,所以才有了其家人的貪腐行為,是極其可笑和荒謬的。所以,必須明辨因與果,因就是因,果就是果。雖然原因和結果有嚴格界限,但二者又有緊密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