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一等獎教案及點評:《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
(2)聯系
、俣呤窍嗷ヒ来娴摹T螂x不開結果,相對結果而言,原因才能成為原因;結果也離不開原因,沒有原因就沒有結果,相對原因而講,結果才能成其為結果。所謂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有貪腐行為必遭到反對,反對是有原因的,怎么不反對別人,偏偏是“倒扁”?就是因為他家人的貪腐行為。同學們也知道,今年是“9•11”事件五周年,那么為什么只發生在美國?這是與美國所推行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以及單邊外交分不開的。
電腦打出:“有人辦某事以后說,這件事辦得毫無結果,這件事是否只有原因,而無結果?”讓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總結:事物有因必有果,只不過在結果中有預期的結果和未料到的結果、好的結果與壞的結果之分。這里所說的“毫無結果”,其實就是指未達到預期的結果,而并非沒有任何結果。如果我們去辦一件事,無非有辦得成或辦不成的兩種結果,決不能說沒辦成就不是一種結果。雖然有些現象由于受主、客觀條件的制約,我們尚不知道它的原因,如眾所周知的“百慕大三角”,但它的原因是存在的;而對于這些現象,將產生什么樣的結果也不是我們現在所能預料的,然而它的結果也必然會產生?傊,原因與結果相互依賴,既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
、谄浯危蚺c結果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我們知道,作為任何一個客觀事物來說都處于普遍聯系中,而當我們要考察的是一個事物的具體的因果聯系時,就要把考察的特定對象從普遍聯系中抽出來,從而確定某一現象為原因,某一現象為結果。在這個特定的、有限的范圍內,原因與結果是對立的。作為一種現象來說,不能既是因又是果。但如果我們把這一對具體的原因與結果,放到普遍聯系和無限發展的鏈條中來考察,就會發現因果之間區別的相對性,彼此之間的相互過渡、相互轉化也就呈現出來了,這時我們所看到的原因與結果相互轉化有如下兩種情形:
一是在這一關系中是原因,在另一關系中是結果;反之亦然。這是由于事物的聯系的發展是一個無限的鏈條。甲現象引起乙現象,乙現象于引起丙現象……,其中乙現象對丙現象來說是原因,但對甲現象來說又是結果,例如:
貪腐——臺灣同胞的反對——心理恐慌——投資減少——經濟衰退
因 果(因) 果(因) 果(因) 果
二是同一關系中,兩種現象互為結果。其中甲現象作用于乙現象,引起乙現象的變化,甲是因,乙是果;反過來,乙現象又可以作用于甲現象,引起甲現象的變化,乙是因,甲則是果。(注意:不是任何一種因果關系都能成為互為因果的關系,其中只有一部分事物的因果聯系才能構成互為因果的關系)。
例如上面的例子,只有投資減少——經濟衰退這一因果關系,才能成為互因果關系。投資減少引起中國臺灣經濟衰退,而中國臺灣經濟越衰退,投資就越少,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可見害人不淺。
總之,對于原因和結果的轉化問題,同學們要注意,這種轉化不是任意的,想怎么轉化就怎么轉化,而是存在著一定的條件,不具備一定的條件,這種轉化也不可能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