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教學設計
社會性是人類所特有的,動物即使是很高級的動物,都不具有社會性,都“不能群也”!即使是人類的后代,離開了社會,離開了社會生活,缺少了社會屬性,也只是“象人的動物”,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如狼孩、豹孩(1932年在印度發(fā)現(xiàn))、熊孩(1961年在匈牙利發(fā)現(xiàn))、羊孩(1972年在伊朗發(fā)現(xiàn))、鹿孩(1975年在非洲撒哈拉的林區(qū)里發(fā)現(xiàn))、猴孩(1976年在布隆迪發(fā)現(xiàn)),在剛被發(fā)現(xiàn)時都不具備人性,都只是“象人的動物”。
設問:人的本質屬性應該是什么?是自然屬性還是社會屬性?為什么?
人的本質屬性是能夠把人與一切其他事物尤其是動物區(qū)分開來的人類特有的屬性。因此,人的本質屬性只能是社會性,而不是也不能包括自然屬性。
這是因為,一方面,社會性是人類特有而為其他一切事物所沒有,它揭示了人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特殊本質,而自然性則非人類所特有而為其他動物所共有的屬性;另一方面,人的自然性已不純粹是動物的那些自然屬性,而是滲透著社會性,受社會性制約,具有鮮明的社會色彩。如:①人既受自然規(guī)律制約,又能認識和利用自然規(guī)律;②人依賴自然界又以自己的有計劃的行為改變自然界;③人不僅要吃飽,而且要吃好,形成吃文化;④人的兩性關系不僅僅是一種生理需要,也不僅是生兒育女,還是雙方感情、志向和諧的統(tǒng)一,人有結婚儀式、有離婚,動物就沒有。凡此等等,都說明社會性是人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屬性,它決定人之所以是“人”的最根本的東西。
媒體顯示:
是什么:社會性——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屬性。
人的本質屬性 社會性揭示了人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特殊本質。
為什么
人的社會性制約著人的自然性。
設問:兩類基本屬性間的關系怎樣?正確理解和把握兩者關系有什么意義?
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之間是一種辯證統(tǒng)一關系:一方面,人既有自然性,又有社會性;二者都是人不可缺少的屬性,自然屬性是人類生存和延續(xù)的前提條件,社會屬性是人類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兩者都是客觀存在的。另一方面,兩者不是同等重要、平行發(fā)展的,其中,社會性是人的主要的、根本的屬性,是人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特殊本質,是“人”的最根本的東西。
正確理解和把握兩者關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對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集體的關系有重要的意義。人具有社會性,人的存在和發(fā)展離不開社會、集體,因此,必須把個人的利益和發(fā)展與社會、集體的利益和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起來;當兩類利益發(fā)生矛盾時,個人利益必須服從社會整體、集體利益。其次,對我們正確認識人生價值以及澄清在這個問題上的錯誤認識具有重要意義。例如,有利于我們認清“人性自私論”的錯誤及其本質。
投影顯示:
有助于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與社會集體的關系。
正確認識本質屬性的意義 有助于正確認識人生價值、澄清錯誤認識。
有助于批判“人性自私論”。
“人性自私[1]論”認為,人天生就是自私動物,從個體上說“人人都是自私”的,從整體上說“人類從來都是自私”的,根本否認人具有為公的本質。事實究竟怎樣?
讓學生依次討論并發(f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