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教學設計
設問:你認為你自己是不是自私的?你的家庭成員、你的同學是否都是自私的?
學生回答后,簡要歸納:人人自私,否認人具有為公的本質的“人性自私論”是不符合現實的。
設問:現實社會中是否有自私的現象存在?請舉例。這能否證明人人自私、人性自私?
現實社會中確實存在自私的現象,如王寶森,假酒、假藥、假種子抗人、害人,受賄、貪污、搶劫等現象確實存在,但這不能證明人人自私,不能用少數人的行為來否定全部人。這如同不能因為人類中間存在少數盜竊犯、殺人犯而說所有的人都是盜竊犯、殺人犯一樣。
設問:現實社會中是否存在無私或大公無私的現象?請舉些典型人物。這種情況同“人性自私論”是否一致?
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無私或大公無私的現象和人物,如雷鋒、焦裕錄、孔每繁森,還有如98年抗洪救災中涌現出來的大量大公無私的人和事。這些事例進一步證明“人人自私”、“人性自私觀”的荒謬。
設問:這些大公無私的人物真的無私?如雷鋒不要生活津貼?據說他犧牲后還有100多元存款,怎么能說他無私?
個人正當利益[2]≠自私。個人正當利益是指個人生存和發展需要的條件,它是每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前提。生活津貼等收入屬于個人的正當利益,這是個人賴以發展并發揮才能的前提。否則,每個人的生存都不可能,更不可能有大公無私的行為,不可能有對社會、集體、他人的貢獻。個人的正當利益是隨著人類的產生而產生的。
設問:自私是否與人類社會同時產生、并將永遠存在下去?
自私、私有觀念作為一種思想意識,是社會存在的一種反映。從本質上說,它是對私有制這種社會存在的反映,即有了私有制以后才有私有觀念的,因此,私有觀念不是從來就有的,在人類近300萬年的歷史中,有99%以上的時間內不存在私有制,也就沒有私有觀念(參見課本p68引用的拉法格的一段話以及p68-69中的事例),達爾文也有這方面的記載,他在考察了一個原始部落后,送給部落首領一條毛毯,這位首領拿到毛毯后把它分為300多塊,然后平分給每位部落成員,這表明在這個原始部落內還沒有私有觀念。
同樣,隨著私有制的消滅,公有制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人們的私有觀念最終也將逐漸消亡。因此,私有觀念同不是從來就有一樣,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尤其是到社會實行“按需分配”的時代,私有觀念將會成為一種完全過時的、可笑的東西。
設問:私有制社會中是否人人都自私?剝削階級的所有成員是否始終都自私?
在私有制社會里,私有觀念、自私也只是一部分人的特性,而不是所有人的共同特性,即使在剝削階級內部也并非每一個始終都是自私的。古往今來,每個國家、民族都涌現過一批具有遠見卓識、品德高尚的志士仁人和杰出人物,中國歷史上就數不勝數,如屈原、岳飛、李時珍、文天祥、李自成、林則徐、秋瑾、魯迅等等等等,其中有的還屬于剝削階級(統治階級)的成員。
根據上面的討論和分析,我們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結論性的認識:
媒體顯示:
違反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錯誤地把動物的“自保性”混同于“人性自私”。(把人降低成為動物)
人性自私論
錯誤地把個人正常利益與“自私”混為一談。
不符合歷史事實和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