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的作用》教學設計
2.人類能制造并使用生產工具,把自然界改造得合乎自己的需要。人沒有獅虎那樣的堅牙利爪,不像鷹隼那樣能展翅高飛,奔跑的能力甚至不如一只兔子。但憑借種種工具,人類可以制服獅虎,飛得比鷹隼更高,跑得比兔子更快。人們可以制造鋤犁拖拉機,耕種土地,生產出糧食來;還可以馴養牛羊豬雞鴨,讓它們生養繁殖。
總之,人的意識使人的活動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并且使人能制造和使用越來越先進的生產工具,按照計劃實現自己預定的目的,在自然界打上自己意志的印記,因而對自然界起著真正的改造作用。人們不但改造著自然界,也不斷改造著由自己的活動創造出來的社會環境。
問題討論2:
設疑:意識在人類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是怎樣發揮作用的呢?有人說,精神可以變物質,這種說法對嗎?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
1.意識存在于我們的頭腦里。人們只能用語言表達它,用文字記錄它,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只靠單純的意識不會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
2.意識可以指導人們的活動。在實踐活動中,意識總是指揮著人們使用一種物質的東西去作用于另一種物質的東西,從而引起物質具體形態的變化,取得改造世界的物質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精神可以變物質。
(板書)
(1)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問題討論3:(出示投影或視頻)
一場地震,撼動了大半個中國,牽動了整個神州。教學樓坍塌后,汶川鎣華鎮中學一位女孩在廢墟里仍打著手電筒看書。她說:“里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餓,只能靠看書緩解心中的害怕!”小女孩的從容與堅強,為最終獲救贏得了時間。
設問: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歸納總結)
人的意志是人的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人的活動的動機部分,是人類活動的動力所在。精神對人的心理和行為具有極大的影響,它能夠調節和控制人的生理活動。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斗志。
(板書)
(2)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舉例說明:結合生活實際,談談精神的力量。
1.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有高昂的精神,需要勤奮努力、持之以恒。
2.生活中遇到挫折,需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悲觀、消沉,就會喪失斗志。
3.面對疾病,勇敢面對、積極治療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情緒低落、唉聲嘆氣,病情就會不斷加劇。
總結:有人說,“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能的!边@是非常有道理的。毛澤東曾說:“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人類的實踐活動和人的社會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精神力量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教師: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怎樣才能正確發揮意識的作用呢?這就要求我們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板書)
3.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閱讀探究:
1.引導學生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三個方面閱讀教材。
2.問題探究。
材料:氣象與奧運息息相關。奧運會期間正值北京多雨時節,為保證奧運會的成功舉行,有關部門加強了天氣預報和人工消雨的準備工作。屆時,奧運天氣預報將禁用“降水概率”等模糊詞語,必須明確“是否降雨”,而且將具體到“幾時幾分”、哪個奧運場館有降雨。為提高人工消雨的成功率,他們還加強了與重慶等具有豐富人工消雨經驗城市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