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的作用》教學設計
c.人類活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
d.發揮精神力量就能夠成功地改造世界
3.“按圖索驥”這一成語,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a.要繼承前人的經驗,不能割斷歷史
b.要從實際出發,不能迷信書本
c.要發揮意識作用,不能消極等待
d.要重視書本,不能思想僵化
4. 實事求是與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是統一的,表現在( )
①解放思想,就要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與客觀相結合 ②思想越解放,越能發現和改造規律,達到實事求是 ③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是實事求是的內在要求和前提 ④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目標和歸宿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簡答題
5.促進中部地區的崛起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戰略任務,自始至終都必須真抓實干,要堅決摒棄弄虛作假的壞作風,戒吹、戒假、戒空。要實事求是地評價我們工作中的成績和不足,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不說大話和過頭話,更不能睜著眼睛說假話。
(1)上述要求的哲學依據是什么?
(2)運用所學的知識對上述材料加以簡要的分析。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 2.a 3.b 4.a
二、簡答題
5.(1)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辦事情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2)第一,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因此,我們在工作中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第二,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無產階級政黨正確地制定和執行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和依據。第三,真抓實干,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符合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要求,應大力倡導;而弄虛作假則背離了這一要求,會給現代化建設事業帶來危害,因此,必須摒棄。
[主題拓展與探究]
1.“不可知論”和“懷疑論”為什么是錯誤的?
“不可知論”是一種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學理論。哲學史上不同時期的懷疑論各有其特點,曾起過不同的作用。近代休謨和康德的“懷疑論”就是“不可知論”。“不可知論”認為,人的認識能力不能超出感覺經驗或現象的范圍,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由于“不可知論”把感覺看作意識和外部世界隔絕的屏障,用人類認識界限的相對性論證人類認識能力的絕對界限,因而在根本上是錯誤的。
2.為什么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從客觀事物的角度來分析。客觀事物有其相對穩定的狀態,有其固有的屬性和規律,它不是捉摸不定的,而是被人認識的。
從認識的基礎來分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人們過去難以正確認識的事物,隨著實踐的發展,今天或明天就有可能正確認識它。
從人的認識能力來分析。人有正確認識世界的能力,主要是抽象思維能力。這種能力會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提高,今天不能正確認識的事物,將來一定會認識。前人沒有認識的事物,后人一定會認識。
3.怎樣才能使意識正確地反映客觀物質世界?